皮癬菌感染 不能亂擦藥
文/林政緯
◎案例一︰
一名12歲小女生,主訴右小腿有一大片非常癢的皮疹,不時長出膿疱與紅疹,在他院就醫時被告知是濕疹,塗了2個月的藥膏不見起色,反而更加擴散。
問診後發現,她因為腿毛比較長,穿短褲時,怕被同學投以異樣眼光,所以自行刮腿毛。因懷疑她是皮癬菌性肉芽腫,因此幫她安排皮膚切片檢查,後來報告證實是皮癬菌性肉芽腫,給予為期6週的口服抗黴菌藥後,皮疹改善很多,只留下一些色素沉澱。
◎案例二︰
一名60歲女性主訴右小腿有一塊癢疹,用類固醇藥膏治療一個月後仍無改善。建議她接受皮膚切片檢查,報告顯示皮癬菌性肉芽腫,她接受為期6週的口服抗黴菌藥後,狀況明顯好轉。
皮癬菌性肉芽腫是皮癬菌侵入並感染皮下組織和真皮層,造成深部毛囊炎,典型的皮膚表現是小腿部位出現數顆或整片帶有癢感的膨疹與膿疱,很容易被誤認為濕疹或疔瘡。
◎根據患者本身的體質與臨床表現,皮癬菌性肉芽腫可進一步分為兩個族群:
●毛囊型:好發在常刮腿毛的女性以及長期塗抹強效類固醇的患者,這類患者皮膚保護層受損,黴菌得以長驅直入,造成感染。
●皮下組織結節型:危險族群主要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患部出現極大顆的結節與膿疱。
治療方法主要是口服抗黴菌藥,療程4至6週,外用的抗黴菌藥效果不好。此外,也要避免外傷或隨意塗抹類固醇藥膏止癢。
總之,皮癬菌性肉芽腫初期常常被當成濕疹治療,提醒民眾如果身上有出現類似的皮疹,應儘速就醫治療。
(作者為林口、台北、基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