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勃起功能障礙 恐心血管疾病前兆

2013/01/12 06:00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42歲的阿文(化名)有要好的女友,但他勃起功能障礙(不舉)已經半年,以致遲遲不敢結婚,就診後才發現睪固酮不足,且罹患糖尿病,經補充睪固酮和血糖控制治療3個月終於重振雄風。

醫師提醒,勃起障礙不只是性功能問題,研究發現,睪固酮偏低引起代謝症候群是正常人的2倍,可能有潛在的心血管疾病,互相影響造成不舉,一併治療,可讓男性不再垂頭喪氣。

台中醫院泌尿科醫師陳義章說,阿文的空腹血糖高達318mg/dl(正常值為100到110以下),睪固酮只有2.9ng/ml(正常值3到3.8),罹患糖尿病造成末梢神經血液不流通,而且睪固酮低下,合併造成不舉。

另一名48歲的已婚男性勃起硬度不足長達一年,吃中藥也未見改善才到泌尿科就診,抽血檢驗出三酸甘油酯飆到3000 mg/dl,睪固酮也只有2.5ng/ml,已經有嚴重的代謝問題,轉介到新陳代謝科治療。

不僅是性功能問題 也可視為健康指標

陳義章說,臨床發現於40歲男性15%到20%有勃起障礙,小血管血流不通表現在勃起功能上造成不舉、硬度不夠,這是一種血管性疾病,也是身體健康的指標,大血管也可能不通,有潛在心血管疾病。

40歲以後睪固酮每年以0.4%到2.6%減少,一旦睪固酮不足,增加勃起障礙、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骨質疏鬆、骨折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經補充治療後可望改善。

如果發現沒有活力、體力變差或耐受力下降、身高變矮、生活變得沒樂趣、覺得悲傷或沮喪、運動能力變差、晚餐後會打瞌睡、工作表現不佳等,應及早就醫診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