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拔牙不慎引發鼻竇炎 嘴巴喝水 鼻孔流出

2012/08/17 06:00

▲李老闆拔牙一年傷口未癒,長時間喝水從鼻孔流出。(記者陳曉宜攝)

記者陳曉宜/台北報導

台北市內湖區某鵝肉店的李老闆拔了一顆大臼齒後,長達一年時間傷口未癒,喝水時,水竟會從鼻子流出來!

弄破組織 形成口竇瘻管

醫師指出,這是因為牙根距離鼻竇只有一牆之隔,如果距離小於1毫米(0.1公分),再加上拔牙時太用力,就很容易弄破組織,形成口竇瘻管,讓鼻子和口腔相通;若長時間無法癒合,喝進口腔的飲料、流質物就進入鼻子,引發感染,形成鼻竇炎,越來越嚴重後,喝水就會從鼻子流出來。

李老闆昨天現身指出,他在某診所拔完牙後4個月,傷口都無法癒合,但其他的地區醫院醫師也不認為有多嚴重,後來連說話、呼吸、吞嚥都有問題,例如鼻子常聞到口腔的異味,甚至感到頭痛、喝水或喝流質食物時,從鼻子流出喝進的東西;輕捏鼻子吹氣時,口中還會冒出氣泡,才覺得事態嚴重,上網搜尋症狀,轉到忠孝醫院找陳醫師就診,趕緊開刀解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口腔醫學部主任陳立愷表示,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做一道通道式顎側瓣膜覆蓋瘻管口,讓口鼻不再相通。

陳立愷指出,他在半年內就接獲4個口腔與鼻子穿透的病例,所以在拔牙前,一定要由醫師做完整仔細的口腔檢查,包括全身病史的瞭解和X光攝影,再決定拔牙的方式,如果病人鼻竇和臼齒間的黏膜組織過薄,不妨把臼齒牙根分割,較容易拔,也就不會用力過猛,造成併發症。

根據臨床上統計,拔牙時,造成口竇瘻管發生率,以上顎第一大臼齒,也就是6歲時長出來的第一顆永久牙最多,約佔65%,其次是上顎第二大臼齒及智齒,佔30%,小臼齒最少,約佔5%。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