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改善下背痛 正確做運動

2012/06/19 06:00
改善下背痛 正確做運動

▲粉領族容易因久坐不動引起下背痛。(照片提供/林哲立)

文/林哲立

改善下背痛 正確做運動

▲長期姿勢不良恐引發下背痛。(照片提供/林哲立)

下背痛是許多人常見且惱人的經驗,並且廣泛遍及各年齡層。統計顯示,將近9成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背痛的經驗,且多年來已是門診中僅次於感冒症狀的求診主訴症狀,更是許多上班族無法好好工作的原因。

一位25歲的蔡小姐平常因工作,久坐、少動,常需搬重物,長期深受腰背疼痛與腳酸麻等症狀所苦。即使透過藥布、推拿等方式治療也未見起色,故前來門診求治。

蔡小姐一進診間就直接問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並要求做骨質密度檢測,經診斷為長期姿勢不良引起下背痛,採取保守治療(即教導她正確的坐姿、做復健、在家中熱敷,並做些較溫和的運動等方法),改善不適症狀。

許多民眾常以為下背痛是中、老年人才會出現的毛病,實際上,此症不分男女老幼或職業,廣泛存在。不同年齡層所引起的原因也不同,臨床上,9歲至90歲的民眾都可能出現下背痛的症狀。主要以久坐、久站、搬運重物、老年人、抽菸人士、孕婦及產後婦女等屬於罹患下背痛的高危險群,更應多加注意。

下背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見如普通的肌肉酸痛,到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脊椎退化及狹窄、僵直性脊椎炎、脊椎側彎、脊椎感染或結核症、脊椎腫瘤等。

雖然導致下背痛的原因眾多,但臨床統計,青少年的下背痛症狀多半是因為姿勢不良導致肌腱發炎,有少部分是脊椎側彎引起;成年人多以椎間盤突出,或腰椎退化產生的骨刺為主要病因。

不同病因的治療方式也多有不同,像常見因姿勢不正確,或長期施力不當,引起超出負荷造成的「閃到腰」等症狀,算是輕微的下背痛,但有部分患者可能癱在床上無法活動,可透過復健、吃藥及進行肌肉訓練等獲得改善。若是像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脊椎退化及狹窄、僵直性脊椎炎、脊椎側彎、脊椎感染或結核症、脊椎腫瘤等這類重症,可經醫師評估後,透過手術治療改善患者症狀。

許多患者常會問下背痛是否與骨質疏鬆有關?其實骨質疏鬆主要是增加骨折的風險,不會出現疼痛感;但如果是長期腰椎至臀部位置出現疼痛症狀,就是所謂的下背痛,應儘速就醫,找出正確病因治療。

提醒民眾應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或推拿,以免加重病情,或耽誤治療的黃金期。

(作者為署立雙和醫院骨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