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連7胎剖腹產 42歲媽:夠了
記者江志雄、王昶閔/綜合報導
宜蘭縣42歲婦人羅玉花,連7胎剖腹生產,上週五再度喜獲麟兒,生下老七。她懷頭胎時,因胎位不正而剖腹產,之後都以開刀生產,大女兒已20歲,生下7名子女後直說「夠了」,囑咐醫師幫她結紮,盼到此為止。
大女兒已20歲 決定結紮
羅玉花是南澳鄉泰雅族人,連同這名新生兒,共有4男3女,老六、老七相差7歲,前六個小孩在台北生產,最近返鄉定居,到羅東鎮東興婦產科診所生下老七。負責接生的醫師江育同說,入行30年,首度碰到連七胎剖腹產案例。
執業30年醫師也說罕見
羅玉花上週腹部疼痛,住院待產,當時懷胎37週,江育同調閱她的生產紀錄,赫然發現前六胎全用剖腹產,雖然她已屬高齡產婦,但因身體狀況許可,決定動刀,歷經一個小時接生,順利產下2300公克重的健康男嬰。
休養3天後,羅玉花昨天已能下床走路,被問到事隔7年,為何想要再生?她答說:「有了就生,大女兒和小兒子年紀差20歲,以後可請哥哥姊姊們幫忙帶小弟。」羅玉花說,自從頭胎剖腹產,後來接連幾胎,主治醫師便建議她開刀產子,每胎皆產下健康寶寶。
江育同說,產婦難產、產道阻塞,通常要剖腹生產,產前確認健康無虞即可動刀,民間流傳的剖腹產須相隔3年,乃穿鑿附會之說。而羅玉花先前接受6次剖腹產,開刀過的子宮縫合處,子宮壁變薄,這次動刀要跳過這些地方,花了1小時才大功告成,比他一般剖腹產多出一倍時間。
剖腹產隔3年 傳言有誤
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產科主任鄭博仁則表示,在生育率低的少子化年代,生7胎已很罕見,連7胎都剖腹產更是罕見中的罕見,是否創下國內最高紀錄無從查證,但的確是他前所未聞。
鄭博仁表示,剖腹越多次,產婦發生併發症的風險越高,這名婦女真的很幸運,應是本身體質很不錯,醫師開刀也開得很好。如果過去已連生這麼多胎,若陣痛後再剖腹,可能使子宮破裂的風險升高,以致胎兒心跳不佳、缺氧風險增高,甚至可能胎死腹中。若子宮破裂位置恰好在大血管附近,還可能有因內出血而休克的風險。
此外,剖腹產次數越多,產婦前置胎盤、植入性胎盤的風險越高,開刀難度連帶升高,產後出血的機會增加,甚至有時得犧牲子宮。另外,產婦骨盆腔沾粘、腸沾粘、內臟損傷的機會也較高。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