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以為長針眼 老翁罹眼瞼癌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
一名老翁以為眼睛長針眼不以為意,半年後腫瘤卻越長越大,前往柳營奇美醫院就醫診斷竟為眼瞼皮脂腺癌,所幸切除腫瘤後治癒,醫師提醒民眾,眼睛不適應及早就醫治療。
柳營奇美醫院眼科醫師李志昭表示,這名年近80歲的陳姓老翁,身體相當硬朗,3年前發現右眼的上眼瞼長出1顆豆子大小的腫瘤,剛開始認為只是長針眼,沒想到半年後腫瘤越長越大,且遮住視線、睫毛脫落、流血,才趕緊就醫檢查。
李志昭說,替老翁做檢查後發現,他的上眼瞼腫瘤約1.2公分,容易流血、睫毛脫落,已有潰瘍情況,安排眼瞼腫瘤組織切片檢查,證實病變為眼瞼皮脂腺癌,同一時間進行更大範圍的眼瞼腫瘤病灶全切除,由於切除掉近2/3的眼瞼,保留眼瞼過少,因而藉由眼瞼重建手術,回復眼瞼正常功能,但由於病患對側眼睛視力不好,因此重建手術必需考慮不能遮蔽到患側眼睛視線,才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因此選擇口腔硬顎移植修補大範圍的眼瞼缺損。
經過兩年多追蹤照顧,目前完全沒有眼瞼腫瘤復發,以及身體淋巴結及器官轉移的跡象,陳姓老翁恢復正常的生活,偶爾也可以到田裡工作。
李志昭表示,門診中,共有6位眼瞼皮脂腺癌病患,其中4人較有警覺心,都在早期腫瘤較小的時候發現,隨即進行眼瞼腫瘤切除。剩餘的正常眼瞼組織夠多,眼瞼可直接縫合或進行同眼對側眼瞼板移植至眼瞼缺損處,術後病患恢復快,經追蹤2至4年,未發現腫瘤復發及轉移情形發生;但1位病患就診時已侵犯到外眼球及眼眶,雖然進行眼眶內容物全剜除手術及放射線治療,但仍不幸於3年後發現耳前淋巴結轉移,再1年後追蹤發現已有轉移,進入癌症末期。
他指出,台灣眼瞼惡性腫瘤發生率,每年每百萬人中大約產生3個新個案,其中基底細胞癌佔絕大部分,鱗狀細胞癌次之,眼瞼皮脂腺癌約只佔7%,發生率其實很低,不需過度擔心,但眼瞼皮脂腺癌是眼瞼惡性腫瘤,有較高度惡性度及致命性。
李志昭呼籲中、老年人,若有反覆發作的眼瞼針眼或霰粒腫,在短期內快速長大的眼瞼腫瘤,且有容易流血、潰瘍、變色、睫毛脫落等現象,應儘早就醫檢查、早期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