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顳顎關節位移 不用開刀靠復健復原

2011/12/16 06:00

▲台中市民林香蘭車禍造成顳顎關節(手指處)脫臼骨折位移,連吞口水都困難。(記者謝鳳秋攝)

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林香蘭車禍後,只能張嘴1公分(上);矯正牽引後,可張4.5公分(下)。(記者謝鳳秋翻攝)

台中市民林香蘭因車禍造成顳顎關節脫臼,骨折位移,連吞口水都困難,需要手術治療才能張口,但因開刀的風險性高,台中慈濟醫院運用矯正牽引方式,幫她找回「肌肉記憶」可重新開口咀嚼。

56歲的林香蘭去年10月某晚,冒雨騎車返家,撞上正在倒車的大貨車,造成雙下顎骨折,血流如注,顱內出血在加護病房待3天。

昏迷醒來後發現巨大撞擊力,造成兩側顳顎關節脫臼骨折、下顎後縮,位移數公分,顏面變形腫脹,牙床異位,嘴緊繃如被鐵條拴住,無法咬合,連吞口水都不行,且口齒不清,只能灌食煮得稀爛的粥,與煮爛且切細的菜。

林香蘭看遍中部各大醫院,醫師均強調,3個月內不開刀固定雙下顎就永遠開不了口,但手術有「上顎動脈破裂大出血」、「顏面神經損傷」兩大風險,她擔心後遺症不敢開刀。

她說,前3個月嘴巴無法閉合疼痛不堪,牙齒無法咀嚼進食,只能靠灌食維持營養,消化嚴重不良,簡直生不如死。

台中慈濟醫院牙科主任李俊鋒、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陳冠豪醫療團隊評估後,決定嘗試以「矯正牽引」合併復健運動喚醒「肌肉記憶」,治療雙下顎骨折,6個月後,患者從原本只能張口1公分變成張口4.5公分,可開始正常咀嚼進食。

主治醫師陳冠豪指出,行醫10多年來首次碰到雙下顎嚴重粉碎性位移個案,過去所學都是開刀治療,和老師李尚正討論後,決定循非開刀手法,用牽引矯正方式固定下顎,透過復健喚醒「肌肉記憶」,恢復咀嚼能力,文獻上無這種治癒經驗,該院準備投稿美國口腔顎面外科雜誌,作為醫界治療參考。

院方昨召開治療成功記者會,林香蘭說,矯正牽引治療過程相當痛,很高興能熬過來,可以再吃最愛的花生米,現在擔任志工,希望藉由行善幫助他人、回饋醫療團隊的幫忙。

李俊峰說,所謂「肌肉記憶」就是透過訓練,喚起過去肌肉記憶住的運動位置,形成一種制式反射,通常需要半年時間,幸運的是,林女士的牙齒在車禍時未斷裂,咬合位置未改變,更適合用矯正牽引方法喚起「肌肉記憶」。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