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顯微輔助根管 降低拔牙風險

2011/12/07 06:00

記者潘杏惠/新北報導

很多人都有因牙痛而被抽神經的經驗,但可不要以為抽神經後即可一勞永逸,因為一旦治療不完全,發炎組織可能會從根尖孔跑出,造成骨頭發炎,甚至需要拔牙。

怕看牙科病患 新的治療選擇

署立雙和醫院運用顯微鏡輔助根管治療,處理掉神經,讓怕痛的牙科病患多了一個新的治療選擇。

署立雙和醫院牙髓病科醫師李芳漪指出,根管治療是常見的牙科治療方式之一,但醫師得憑「手感」在有限的視野中操作機器,而顯微根管治療是在顯微鏡的輔助下,透過放大倍率,治療時得以看到深入部位,加上光線佳,可以照到肉眼看不到的部位,提高治癒的成功率。

李芳漪收治的一名許姓女患者因一顆臼齒的根管不通,另一顆臼齒需要重新治療,若接受一般根管治療,可能得要拔牙,但接受顯微根管治療,兩顆臼齒得以被保留下來。

醫師指出,顯微根管治療適用於無法單純以傳統方式治療的患者,包括鈣化根管、彎曲根管、根管分岔等特殊狀況的病人,或是根管需要重新治療、需移除釘柱、根管破孔修補、根尖成型術、根尖手術等。

醫師並說,臨床評估約半數接受根管治療的患者,在顯微鏡下都可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