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先天性心臟病30歲才發現

2011/11/24 06:00

▲高崇智醫師表示,透過X光片可見林婦有開放性動脈導管,且主動脈狹窄。(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一名43歲林姓婦人直到30歲感冒檢查,才發現罹患「先天開放性動脈導管合併主動脈狹窄」,卻因害怕開刀而未進一步追蹤治療,直到日前合併肺高壓,連走路都會喘,經童綜合醫院小兒科心臟醫師高崇智安排心導管手術治療,讓患者免開心手術,病情一樣改善。

台中童綜合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高崇智表示,林婦患有先天開放性動脈導管合併主動脈狹窄,卻奇蹟式存活,直到日前因走路會喘才到醫院治療。

林婦表示,在國小時曾任田徑選手,從未感覺健康有異,直到30歲,感冒到診所看病,醫師聽診發現有心雜音,建議到醫院檢查,才知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合併主動脈狹窄」,醫師建議心臟需動刀,擔心風險太高,加上身體並無不適,並未接受進一步治療,直到日前連走路都會喘,才不得不求醫。

高崇智表示,胎兒出生後10到18小時,動脈導管即會關閉,否則氧氣無法輸送到腹腔以下,嚴重可能死亡,若出生後3個月動脈導管還未關閉,即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屬先天性心臟病,林婦可能病情不算嚴重,才幸運存活至今。

但隨年紀增長,動脈導管血液持續流進肺部,肺部長期充血形成肺高壓,若不治療恐造成肺部病變。

高崇智說,開放性動脈導管早期需以開心手術將導管綁起來,避免血液流進肺部,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利用心導管手術,將鈦鎳合金的關閉器送進動脈阻斷血流,並以氣球導管將狹窄的主動脈血管撐開,患者不用開心手術即可治癒。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