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兒玫瑰疹 出疹前後療法不同

2011/08/30 06:00

文/廖文杰

最近門診中,有多位玫瑰疹病童,因高燒2、3天不退,讓家長憂心不已;中醫治療小兒玫瑰疹,不建議使用退燒藥,出疹前和出疹後,針對不同症狀治療,出疹退燒後,給予清熱生津藥物,有助病童早日康復。

玫瑰疹初期發燒但無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狀,不容易診斷,通常約3到5天高燒後,身上出現玫瑰色紅疹,體溫逐漸恢復正常,即為典型的玫瑰疹。

現代醫學已知玫瑰疹是病毒感染所致,主要是疱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只要感染過,就產生免疫力。嬰兒6個月大以前由於體內仍有來自母親的抗體,發病機率不高,玫瑰疹好發於6個月至1歲半的嬰幼兒,全年皆可能感染發病。

病童連續幾天高燒不退,家長除了擔心,也常要求醫師開退燒藥,其實吃退燒藥後易發汗,發汗過度反而導致幼童的體力和元氣大量消耗,即使安靜坐著,也一直冒汗,尤其集中在上半身,因此中醫認為,並不適宜過度使用退燒藥。

中醫稱玫瑰疹為「奶麻」或「假麻」、「奶疹」,傳統中醫並無細菌或病毒觀念,對於所謂「傳染性疾病」一般都認為是環境中的邪氣入侵體內,邪氣在皮膚肌肉之間,與體內氣血抗衡糾結,產生發熱現象,病邪發散到皮膚表面時,即出現紅疹。

小兒玫瑰疹的中醫治療依症狀採取方藥,出疹前,除發燒外,若合併畏風惡寒、發熱無汗等寒症,可以辛溫發表的方藥如葛根湯、升麻葛根湯等治療;若合併口乾、喜冷飲等熱症,則可給予辛涼解表的方藥如銀翹散、白虎湯等。

出疹後,一般給予清熱生津藥物,例如用白茅根加少許黑糖熬煮,讓小朋友當飲料,沒有藥味且甘甜可口,小朋友接受度高,有助回復體力。

玫瑰疹在發疹前,較難診斷,但出疹後,體溫就會恢復正常,通常不會留下後遺症。不過許多小兒常見疾病也是發燒及出疹,如麻疹、德國麻疹、腸病毒等,這些疾病通常出疹後,仍會持續發燒,且合併其他呼吸道或腸胃道的症狀,這點可與玫瑰疹鑑別。因此在小兒發燒初期切莫驚慌,按時回診讓醫師掌握病情,才不會延誤治療時機。

(作者為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