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後顱窩動脈瘤 血管栓塞術救命

2011/08/12 06:00

▲醫師透過微導管將線圈塞進動脈瘤中,將這枚不定時炸彈填死。(記者張軒哲攝)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

▲位在後顱窩的動脈瘤必須透過血管內線圈栓塞手術來治療。(記者張軒哲攝)

台中市光田醫院近3個月連續接獲3名婦女先後罹患「後顱窩動脈瘤」個案,其發生率約為1/200,比一般顱內動脈瘤更難治療及危險,所幸透過「血管內線圈栓塞手術」後,3名患者都沒有留下後遺症。

案例一是一名陳姓婦人7月在家中小憩,突然感到劇烈頭疼,家人緊急將她送醫。經檢查赫然在她的後顱發現僅5mm(公釐)的動脈瘤。這顆動脈瘤看似微小,但爆裂後,造成顱內大出血,整個蜘蛛膜下腔全是血液;案例二是57歲李姓婦人兩個月前在菜園中昏倒被發現,由消防隊送醫;案例三則是59歲婦人突然頭痛、嘔吐、失去意識。

巧合的是,三人的血管瘤都位在十分棘手的「後顱窩」內,這種動脈瘤所在位置空間狹窄,外科開刀太困難且風險很高。

光田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何子龍表示,顱內動脈瘤發生率佔總人口數的2%,號稱是腦內的不定時炸彈,高危險群包括高血壓或有腦部先天血管異常的民眾。但腦部動脈瘤在破裂前並無徵兆,患者往往在血管瘤爆裂時,才發現它的存在。

國內每年約有800人的腦血管動脈瘤破裂出血。其中僅1/4是屬於位置棘手的「後顱窩動脈瘤」,推估發生率為5/1000。開腦治療很可能傷害到小腦與腦幹,造成腦中風、癱瘓、植物人或是死亡等風險。若不積極治療,短期內很可能2次出血,死亡率高達8成以上。

何子龍指出,血管內線圈栓塞手術是在精密的數位雙面平板血管攝影機輔助下,將微導管由鼠蹊部順著血管深入顱內動脈瘤的病灶處,然後透過導管在動脈瘤內,塞入微細又柔軟的線圈,將腫瘤填死,往後就不用再擔心動脈瘤又復發出血。

民眾可透過腦部斷層掃描、數位血管攝影等健康檢查,早期發現,也提醒高血壓民眾要控制好血壓。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