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藥茶飲+穴位按摩 消暑解熱

2011/06/16 06:00

▲中醫師阮膺旭建議,可以穴位按摩消暑,當中暑或昏倒可按壓穴位,幫助甦醒。(記者林宜樟攝)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

▲百會穴。(記者林宜樟攝)

最近許多人吃冰消暑,但中醫師提醒,長期吃冰品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女性朋友更可能造成經期不規則,最好方式是喝溫開水,或以中藥茶飲、穴位按摩等消暑。

▲人中穴。(記者林宜樟攝)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阮膺旭說,人體體溫為36度,吃冰品後就像火爐突然被澆冷水,容易使胃黏膜萎縮,造成腹瀉,女性可能會有經期不規則或出現血塊。

▲足三里穴。(記者林宜樟攝)

阮膺旭指出,天氣悶熱時因大量排汗而耗損人體元氣,可服用有補氣功效的人參、黨參、西洋參或黃耆,也可加入具有清熱養陰、潤肺養胃、清心除煩、潤腸通便功能的「麥門冬」。

▲合谷穴。(記者林宜樟攝)

阮膺旭說,除藥飲外,可按摩合谷、足三里等補氣穴位,當中暑或昏倒可按壓人中、百會穴位,能有效幫助甦醒。另外刮痧也有消暑作用,對中暑後造成的冒汗、嘔吐、發熱、四肢冰冷等症狀有消解作用,但使用時必須注意往同一方向刮,才不會刮傷皮膚,在刮之前要用潤滑油,用的刮板要平滑。

阮膺旭指出,想要消暑可選用天然食材煮湯飲,綠豆薏仁湯可清熱解毒;知母、石膏、粳米、甘草做成的「白虎湯」有消熱、生津、退火功效;粉光參、遠志、石菖蒲、茯苓、蓮子可煮成有消暑功效的「寧心茶」;「消暑解渴湯」材料則包括桑葉 、菊花 、木耳、山楂、麥芽、五味子。

阮膺旭提醒,平時減少頻繁進出冷氣房的機會,並保持房間通風,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工作、運動,多補充水份,睡眠充足,出外時選擇淺色、透氣的衣服,或撐傘、戴帽子,若有中暑前兆,宜到陰涼、通風處休息。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