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有新治療可選擇

2011/05/02 06:00

▲在使用抗新生血管藥物治療後,早產兒的視網膜血管繼續發育。(照片提供/吳為吉)

文/吳為吉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仍是目前嬰幼兒失明的主因。早產兒若有視力障礙多半是視網膜因器官不成熟,引起病變。過去治療主流是使用冷凍或雷射治療(如圖一)破壞掉周邊未成熟視網膜,以減少不正常新生血管刺激因子的產生。雖然成效不錯,但對視網膜而言,仍是破壞性治療。

抗新生血管藥物效果佳

台大醫院、林口長庚、彰基及高雄長庚醫院等四大醫學中心合作進行一個多中心分析研究,並與台大楊中美醫師、葉伯廷醫師、長庚醫院賴旗俊副部長、彰基陳珊霓主任及高長郭錫恭主任共同分析27位病人(49眼)使用抗新生血管藥物(如圖二)治療嚴重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結果發現,使用抗新生血管藥物效果與雷射相當,並且對視網膜傷害更小。約有90%病人的新生血管在治療後,可以成功消退;約10%的病人需要再輔以雷射治療。

另外,若有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合併視網膜剝離需要施行手術,那麼術前使用抗新生血管藥物亦可達到減少術中出血的效果。這項成果已在2011年1月眼科學雜誌(Ophthalmology)刊出。

同時來自美國德州兒童醫院的Dr. Mintz Hittner組織了一個Beat-ROP(打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多中心隨機臨床研究發現,抗新生血管藥物對發育極度不全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Zone-1 ROP)比雷射治療的效果還好;中度發育不全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Zone-2)則兩者治療效果相當,劃時代的成果已刊登在2011年2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1)。

雖然這些新的治療效果斐然,但長期的安全性仍有待更多的評估,不過,至少在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治療上,提供另一項治療的新選擇。(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視網膜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