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 助你好孕
文/張恆偉 圖/陳彥至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傳統思維的影響下,能否正常受孕成了新婚夫婦的重要課題,而在國人初婚年齡持續遞延的趨勢之下,高齡產婦的比例越來越高,新婚夫婦比以往承受了更多的壓力。
近年來,為了不孕症而求助於中醫的民眾有增多的趨勢,古人幾千年前使用的傳統針灸方法,在現代仍能發揮功效,幫助受孕。在女性不孕症方面,國外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生育與不孕)2006年5月份的文章「針灸對於IVF和ICSI成效之影響」中,針對225名經過多次IVF(人工體外授精)及ICSI(胞漿內單精子注射)的患者做研究,結論指出,針灸對幫助受孕有正面的效應。
另一篇在2009年12月的文章「人工體外授精胚胎植入治療中,誘導排卵(COH)期間進行針灸,皮質醇及泌乳激素的變化」則提到,針灸對於婦女在人工體外授精治療過程中的血清皮質醇及泌乳激素可以發揮有益的調節效果。
在男性不孕症的部分,2009年10月的一篇研究「針灸對於嚴重少精、弱精不孕患者之影響」針對少精、弱精症的57位男性做試驗,結果顯示,針灸對於精蟲總活動力有顯著的幫助。
針刺治療不孕症常用的穴道是下腹部的氣海、關元、中極穴(如圖1),其中,氣海穴可以發揮補氣的效果,對於平日精神疲倦伴隨精蟲活動力不好的患者,可以發揮不錯的效果。關元穴在古書上,寫到治療「絕嗣不生」,中極穴則是治療「失精絕子」,除此之外,對於平日怕冷、屬於中醫理論中「精冷」或「宮寒」的虛寒患者,可用灸法治療。
方法是用艾條在穴位上溫灸,或是在針上放艾粒作針上灸,都可以發揮溫煦的效果,增加局部血循,幫助受孕。
最重要的是,針灸治療需依據每個人的體質選擇適當的穴道,情緒壓力大的人可選擇神門穴(如圖2)來安定情緒,合谷、太衝(如圖3)來紓解壓力造成的不適,幫助受孕;體型較為肥胖,屬於痰濕阻滯不孕的患者,則選擇豐隆、水分、水道等穴來去痰濕,幫助受孕。
不孕症患者需經過醫師詳細的診斷,跟醫師配合,保持正常的作息及飲食,才能夠好孕成真。(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針灸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