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治療頭頸癌 歐洲紫杉醇可給付

2011/02/25 06:00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如果時間可以倒帶,我希望能及早發現罹癌與治療,能夠同時保留生命與聲帶!」頭頸癌患者賴先生昨天透過「人工喉頭」傳達他的遺憾。

4年前賴先生發覺喉嚨有異物感,本來以為是卡了魚刺,後來才發現是聲帶下方長了一顆惡性腫瘤,癌細胞還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結。為了清除癌細胞保命,賴先生在53歲正值壯年時,忍痛切除了喉管及淋巴結,也因此失去聲帶。

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王正旭表示,頭頸癌發生的位置是外觀及多項生活機能集中的部位,因此患者接受治療後,可能產生容貌改變,吞嚥咀嚼困難、發聲說話有障礙等器官功能喪失的問題。

尤其頭頸癌患者的平均好發年齡為50歲左右,比其他癌症還年輕了10歲,此時的青壯年男性仍為家中主要經濟支柱。

目前臨床上,頭頸癌的治療以手術、化療及放射線照射等方式為主;研究證實,引導性化療藥物歐洲紫杉醇合併鉑類及5-FU,可望延長局部晚期患者近2.5倍的整體存活期,即從30個月延長至71個月,且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也從13個月提高到36個月,對普遍在發現時已是晚期的頭頸癌患者而言,不僅可望保留重要器官,也讓部分因腫瘤過大無法手術的病人,能先利用引導性化學治療將腫瘤縮小,再進行開刀切除,以減少手術面積及提高整體治癒率 。

王正旭指出,許多晚期頭頸癌患者常擔憂龐大的醫藥支出,會影響家中生計,以致不願接受治療。不過,健保局從今年元旦起,將引導化療藥物歐洲紫杉醇納入健保給付。

給付對象主要是針對難以用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頭頸癌患者,預計每年約有10%到20%的患者符合條件,每人可獲得最多4個引導性化療療程,約10餘萬元;健保局每年將為頭頸癌治療多支出2000到3000萬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