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妙齡女郎老化膝蓋?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作怪

2010/06/16 06:00

文/蔣岳夆

蹲下再站起來,膝蓋就痛得受不了,感覺好像應該是老人家才有的退化性關節炎症狀,但還在唸大學的小珍(化名)卻長期飽受此症狀困擾,不僅連上、下樓梯很不舒服,家人很擔心她有不尋常病變。經檢查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一般民眾感到陌生,其實這是好發在年輕女性身上的一種症狀。

「髕骨」就是俗稱的「膝蓋骨」,也有人稱為「骨輪」,「股骨」指的是大腿骨,所謂「髕骨股骨疼痛」就是發生在這兩塊骨頭間的疼痛,患者以女性及運動員居多,臨床經驗中,甚至還有在唸國中的13歲小女生是此病的小病人。

◎主要致病的原因有三個:

●生物力學結構上的失衡。

●肌肉系統的失調,導致下肢的力學結構改變。

●組織的過度使用,導致肌肉系統失調。

初期不適透過簡單的復健動作,就可以改善,如果一直不治療的話,可能會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一旦髕骨關節鬆脫、攣縮或是長出骨刺,就得靠手術治療。

骨盆略寬 女發生率較高

「生物力學結構上的失衡」指的是骨骼的問題,就像一棟建築物的鋼樑有問題,會影響整體穩定性,使建築的某些部分承受過多壓力。

下肢任何一個關節的缺失都可能會改變下肢整體生物力學結構,壓迫髕骨股骨關節間的軟骨,導致疼痛,好發族群包括:走路較內八字、X形腳,以及足弓扁平者。

女性因為骨盆較男性略寬,膝蓋較易成為X形,發生髕骨股骨症候群的機會較男性為高。

柔軟度差 易患此疾

「肌肉系統的失調導致下肢的力學結構改變」則是一旦某部份的肌肉太緊、骨骼被緊繃的肌肉拉扯,就會改變原本正常的下肢生物力學位置,壓迫關節軟骨,尤其常見在肌肉柔軟度差的人身上。

籃球等運動員 易受傷

愛好慢跑、籃球、跳高這一類下肢需要大量承重的運動者,可能因「組織的過度使用」,很容易對髕骨股骨關節軟骨產生比一般使用更大的壓力,久了就易傷害軟骨。

◎治療方式:

●治療以復健為主,加強膝蓋伸直的力量,建議在膝關節完全伸直與彎曲45度之間作訓練,對髕骨股骨關節的壓力較小,且又可訓練到股四頭肌最需訓練到的部分。

●游泳、騎腳踏車也是很好的運動。

●多休息、減重到標準體重,也能達到改善目的。

●保守治療無效,或是先天骨骼異常產生此症候群的人,才要考慮做手術治療,並詢問專業的醫療人員,切勿胡亂吃藥、貼膏藥,反而延誤治療時機,變成不可回復的傷害。

(作者為台中慈濟醫院骨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