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乳膠 隱形過敏原

2008/12/01 06:00

文/張棋楨

根據過敏期刊的研究指出,過去十幾年來,「乳膠(Latex)過敏」的案例有增加趨勢。乳膠是一種取自橡膠樹的乳狀物質,被使用在愈來愈多的日常用品上,如醫療器材、玩具、家庭用品、保險套等。這些物品所引發的過敏反應,輕者,皮膚出現蕁麻疹,重者,發生致命性過敏反應。

◎誰易對乳膠過敏?

過敏期刊的研究指出,大約有8%至17%的醫療人員對乳膠過敏,儼然已成為一種新興的職業病。

最容易對乳膠過敏的高危險群是經常戴著乳膠手套的醫療人員、家庭主婦及因疾病(如脊柱裂)必須經常接受手術的兒童;有過敏體質(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和藥物過敏者也比較容易對乳膠過敏。

◎乳膠過敏的徵兆與症狀︰

乳膠過敏的徵兆得看接觸乳膠產品種類及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定。輕者出現蕁麻疹、眼睛癢、打噴嚏、流鼻水;重者引發呼吸困難、氣喘或致命性休克。

對於懷疑有乳膠過敏的人,醫師可用皮膚過敏原試驗及抽血(CAP)的方式確認。

◎乳膠過敏的預防︰

國內對乳膠過敏的情況,還沒有正式的統計報告,我們相信有為數不少的人因此而遭受到莫名的困擾。要預防乳膠過敏的不二法門就是避免接觸到含乳膠製品。

購買日常用品時,要認清乳膠成分的標示,可盡量使用代替品。對於職業或工作上需經常使用手套而對乳膠過敏的人,應該用低過敏或不含乳膠的手套,也可先戴上棉製手套,再用乳膠手套,這樣就不會接觸到乳膠。

懷疑自己有乳膠過敏者,應請過敏專科醫師給予正確診斷,以防乳膠過敏帶來的傷害。

◎常見含乳膠製品:

●家庭用和手術用手套。

●橡皮擦、膠帶。

●嬰兒奶瓶的奶嘴。

●安撫用橡皮奶嘴。

●氣球。

●熱水瓶。

●血壓帶和血壓管。

●接合劑。

●子宮頸帽、子宮托和擴張器。

●通管器。

●保險套。

●球拍、腳踏車、園藝工具。

●浴帽、浴簾。

●橡膠製衣物、鞋子、玩具。

●門窗上的絕緣體。

●縫進衣物內的鬆緊帶。(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署立雙和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