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鉻合金巨頭金屬髖關節 耐磨活動度大

2008/07/30 06:00

「金屬介面人工髖節」尺寸與人工骨頭最為接近,健保已納入部分差額給付,民眾仍需自費6至7萬。。
(記者魏怡嘉攝)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從事建築業10多年的簡先生,在4、5年前覺得髖關節附近痠痛,原本以為只是一般的神經痛,並沒有放在心上,沒想到疼痛次數越來越頻繁,吃藥、整骨推拿都沒用,後來轉至骨科就診,才發現右腳的髖關節已經感染,必須進行人工髖關節手術。

林口長庚醫院關節重建骨科教授施信農表示,大部分民眾置換人工關節的原因是因為外傷、退化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及關節感染等因素所造成,進而導致關節變形。病患因而感到疼痛、行走困難、行走僵硬及長短腳等問題,由於許多病患一開始誤以為是肌肉或是關節痠痛的問題,不是吃止痛藥就是推拿、按摩,試圖減輕疼痛,直到痛得受不了,才到醫院就醫,有些病患因為拖延得太久,結果一到醫院檢查,就得要換人工關節。

近年來,人工關節在介面材質的研發愈來愈進步,林口長庚醫院關節重建骨科主任李炫昇表示,目前人工關髖節置換手術主要有塑膠、陶瓷及鉻合金等3種材質。

簡先生因為從事建築業,經常須蹲下站起,經評估後,簡先生選擇了巨頭金屬髖關節,其為鉻合金材質,材質較為耐磨,活動範圍也較傳統人工髖關節多了61度,加上這種材質的臼杯與股骨頭密合度更為精準,大幅減少磨損及鬆脫的情形,適合從事粗重工作、年紀較輕或常須蹲坐的病患。

李炫昇進一步指出,人工關髖節不同材質間各有其優缺點,民眾可與醫師討論後評估決定,目前長庚一年約做1600多例人工關節置換病患,其中有9成仍選擇傳統塑膠材質。

目前金屬介面的人工髖關節手術費用需13萬元,已納入健保差額給付,但民眾仍須自費6到7萬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