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肘關節後脫位 把握24小時內整復
文/劉育德
肘關節是由肱橈關節、肱尺關節和尺橈關節等三個關節所組成,從整體來說,以肱尺部為主,與肱橈部、上尺橈部協調運動,使肘關節做屈伸動作。
肘部的三點骨突標誌是肱骨內、外上髁及尺骨鷹嘴突。伸肘時,這三點成一直線,屈肘時,這三點成一等邊三角形,因此又稱「肘三角」。
肘關節脫位是最常見的脫位之一,多發生於年輕人,兒童與老年人少見。按脫位的方向,可分為前脫位、後脫位兩種。其中以後脫位最常見,前脫位甚少見,因此以下將針對後脫位說明。
肘關節後脫位的原因,多因為不小心跌倒時,反射性地肘關節伸直,使手掌觸地。由於不當力量,使尺骨和橈骨同時滑向後方,而形成肘關節後脫位。由於作用力道不同,除向後移位外,有時還會發生側邊移位,形成肘關節側方脫臼,甚至部分患者同時產生骨折現象。
當意外發生時,如發現肘關節疼痛、瘀血腫脹,及肘關節無法彎曲,外觀見到肘窩前飽滿,甚至摸到肱骨下端,呈靴狀畸形時,那麼就是發生脫臼了。
在肘關節後脫位24小時以內者,一般無需麻醉,直接進行脫臼整復手法讓肘關節復位。若併發骨折者,先整復脫位,再處理骨折。
復位後,用繃帶或直角托板固定,使手腕彎曲約90度,並用三角巾懸吊患肢於胸前,然後可再拍攝X光片做檢查,並注意有無骨折現象,而一般固定時間為2至3週。中藥內服藥方面,一般搭配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中藥來合併治療。
(本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