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牙齒形狀和遺傳有關 內分泌疾病也會影響

2008/02/21 06:00

文/侯家瑋

開口一笑,會發現牙齒長成不同形狀。這是一個生理現象,就像每個人也都長得不一樣。科學家研究證明,因為自然選擇,千百萬年進化的結果,牙齒最終進化成最有效切割食物的形狀。

牙齒的形狀和遺傳有關,其形成受到相關基因調控,例如乳牙及恆牙出現的時間、多生齒、家族性暴牙、咬合不良或小虎牙等,也和外部環境有關,比如說,進食的食物內容等等。

一般說來,約8到10歲的換牙時期,兩個門牙分開的現象多半是過渡性的,但有時是門牙之間的多生齒,也可能是遺傳因素,牙齒太小、唇繫帶肥厚等等,都會造成牙齒的分離,應請牙醫師診斷處置。

牙齒的多樣性形狀的原因除了有來自父母的遺傳外,內分泌疾病與遺傳骨骼異常發育為重要的原因。

●牙齒變色:有先天及後天,前者包括遺傳內分泌缺陷,或是在牙齒形成期,服用過多氟或四環黴素;後者有抽菸、吃檳榔、不良牙齒補綴物、不良牙髓治療、長期吃易沉積色素的藥草、茶、咖啡等。

●Hutchinson氏鋸齒:門齒切緣呈半月狀切跡,與先天性梅毒可能有關,表現牙齒稀少及延遲換牙。

●生長激素缺乏症:患者會出現下巴小、下頷窄、牙齒擁擠及換牙延遲等特殊臉形。

●少汗性外胚層發育不良:這是因為汗腺及其他附屬腺體的部份或完全闕如。患者多為男性,在臨床上會有無汗或出汗不多、毛髮稀少或無、永久齒發生部份或完全缺失,門齒及犬齒呈圓錐或木釘狀,可能伴有其他異常。下顎骨發育正常,但牙齦可能萎縮。

●新生兒牙:又稱「鬼牙」,通常是不完全發育的下門牙,易掉,要注意它是先天多重畸形綜合病徵的徵兆之一。

●先天齒質形成不良:齒質礦化障礙,導致牙本質發育不良,牙呈淺藍色或棕色,牙齒易碎、磨損。

●先天牙齒釉質形成不良:不規則琺瑯質形成,導致不完全鈣化,牙齒薄軟易碎,呈現齒溝小孔裂痕,黃棕色脫鈣、易蛀牙。遺傳型大多是牙釉質產生病變,環境因素型可能在牙釉質及齒質產生病變。

環境因素的成因較為多樣,如外傷或局部感染、甲狀腺素的缺乏、血鈣過低、梅毒、先天性病毒感染疾病、產傷、不良化學物的食用等。病患的牙齒因結構不佳,所以應儘速填補,以防止齲齒,甚至牙髓炎產生。

●結節性硬化症:臨床上表現出臉部皮膚出現血管纖維瘤,或額頭脫色斑(大片白斑)、癲癇及自閉行為。其牙齒常見琺瑯質小孔。

●骨骼發育不良:牙齒生成不良是骨骼發育不良疾病常合併的症狀,如鎖骨顱骨發育不良,常出現多生齒及保留乳牙。先天成骨不全症又稱「玻璃娃娃」,為一種因先天遺傳性膠原蛋白缺陷而引起骨質薄脆,像玻璃一樣禁不起碰撞。

第一型及第四型病例有明顯齒質發育不良,牙齒會褪色、齒面不光滑易脆、及齒槽蓄膿等。

總之牙齒的生成源於外胚層與中外胚層的生長發育,它的形狀數目異常是身體系統疾病的一部份,需特別小心鑑別診斷。

(本文作者為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