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量血壓 有撇步

2007/12/05 06:00

電子式血壓計雖是居家量測血壓最理想的選擇,

但只有量測上臂是最合適的;

若要當做臨床數據時,須加以校正,

多量幾次,以減少誤差。

文/彭子安

門診中,逾70%的高血壓病人在治療初期無法達到理想範圍,因此,準確的血壓量測除可幫助我們了解目前的身體狀態,也有助於高血壓患者維持正常的血壓。

一般而言,自己在家量測血壓比較能夠讓醫師的診斷更準確,看出非藥物治療(像節制飲食以及運動)的好處,提供即時的降血壓藥物治療成效,及避免白袍性高血壓(即進醫院看醫師緊張,引發血壓上升)的情形。

◎目前市面上所見的血壓計類型,主要有兩種:水銀式血壓計以及電子式血壓計。

●水銀式血壓計的基本構成包括:彎管量計(包括管子跟氣囊部分)、水銀儲存玻璃管,以及一個壓脈帶。

水銀式血壓計是利用地心引力的原理來量測血壓,它的準確度比較高,但水銀式血壓計必須要搭配聽診器量測血壓,因此,它的操作較電子式血壓計不方便。

此外,若水銀血壓計不慎破裂,滲漏出的水銀與皮膚接觸,或不慎食入,會有中毒的風險。

●電子式血壓計又區分為全自動式,以及半自動式的壓脈帶,測得的血壓值會在液晶螢幕上顯示,電子式的方便性使得它們成為居家量測血壓最理想的選擇。

雖然有些電子式血壓計只需要量測手指或手腕就可獲得血壓值,但只有量測上臂是最合適的。而電子式血壓計的量測值則較不準確,若要當做臨床數據時,必須加以校正,多量幾次,以減少誤差。

在國外,病人常常攜帶自己的電子式血壓計到他們的主治醫師診間,與傳統水銀式血壓計比較測值,以確認他們的量測技巧有無需要改進的地方。

正確的壓脈帶大小在量血壓時很重要,尺寸過大或過小的壓脈帶對於量測血壓都會造成差異。

病人的上臂圍若較大時,則需要用比較大的壓脈帶。

在量血壓前,病人應該先安靜地坐在椅子上至少5分鐘,雙腳不要交叉、翹腳,手臂要儘量與心臟同高。剛開始量血壓時,應告知病人會先量測左右兩臂的血壓,以檢查有無不尋常的量測干擾。之後,每日早晚量測血壓至少1至2次以上,加以平均後記錄。

當病人使用水銀式血壓計的聽診器「聆聽訊號」時應該記住:收縮壓出現時的時機是在剛開始的第一個聲響,而舒張壓的訊號則是出現在最後的消失音。

如果高血壓病人年齡超過50歲,則應該更重視控制收縮壓的重要性,這是因為「收縮壓過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根據國際預防高血壓第七次會議報告(JNC7)的建議,對於沒有其他病症的單純性高血壓病人而言:血壓可維持在收縮壓140毫米水銀柱,以及舒張壓90毫米水銀柱範圍以下,而有糖尿病或其它慢性腎病的高血壓患者,理想的血壓控制值則須限制在收縮壓130毫米水銀柱,以及舒張壓80毫米水銀柱以下。

高血壓病人在家裡定期量測血壓,能夠讓醫師了解其服藥的順從性,同時由病人提供自己日常監測血壓的資訊,也可讓病人對於他們的疾病有更多的認識,進而更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態。

(本文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藥劑部藥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