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翁長期洗腎全身癢 藥物+紫外線照光好轉

2025/07/21 05:30

▲羅子焜醫師展示窄波紫外線照光儀。(安南醫院提供)

▲羅子焜醫師展示窄波紫外線照光儀。(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75歲老翁長期洗腎,因全身搔癢使用一般止癢藥療效不佳,到醫院皮膚科門診,經理學檢查發現表皮多處線狀搔抓傷口,診斷為尿毒性搔癢。在合併口服藥加巴噴丁(Gabapentin,主要用於治療癲癇、神經與局部癲癇)和固定每週窄波紫外線照光治療後,搔癢明顯改善、傷口逐漸癒合。

慢性腎臟病常見尿毒性搔癢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指出,慢性腎臟病在台盛行率逐年攀升,目前約為11.9%,平均每8人有1人患病;而慢性腎臟病造成的尿毒性搔癢在皮膚科門診常見,通常難以單純用藥物控制。

羅子焜表示,尿毒性搔癢致病機轉為血中尿素氮升高、高磷血症,以及副甲狀腺功能亢進,造成皮膚搔癢,典型臨床表現為雙側對稱性的大面積搔癢,無明顯皮節分布偏好,且經常發作。雖然難以單純用藥物控制,但近期國外臨床研究發現,合併窄波紫外線照光治療與服用加巴噴丁口服藥,比單用窄波紫外線照光或單用加巴噴丁,對尿毒性搔癢改善程度更有明顯差異。

羅子焜說明,加巴噴丁常用於治療神經性搔癢,可抑制神經元鈣離子流入,改善尿毒性搔癢的問題。紫外線照光治療則會影響免疫細胞,抑制朗格漢氏細胞,並調節介白素(IL)的產生,降低IL-2的產量,且誘導真皮肥大細胞凋亡,同時減少表皮神經纖維釋放神經胜肽;此外,也被認為可直接影響二價離子、抑制皮膚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調節皮膚神經功能,有效改善皮膚搔癢症狀。

不過,照光治療需規律進行,醫師通常建議每週2到3次,會根據病人膚色、皮膚厚度、疾病嚴重度審慎評估、調整方案,持續數週至數月可望見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