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壓迫痛不想開刀?「超音波導引注射」新選擇
文/鄒駿龍
超音波導引注射是1種非手術的疼痛控制方法,透過超音波即時影像引導針頭至疼痛部位或目標神經進行藥物注射,對特定神經進行阻斷或調節。提高注射的準確性,避免重要結構損傷,減少全身性副作用,適合治療各類急慢性疼痛。
常見適應症包括頸椎、胸椎、腰椎、薦椎神經根痛、內側分枝神經阻斷以及周邊神經病變等。
精準阻斷特定神經 有效緩解疼痛
頸椎神經根痛常是由頸部神經壓迫或損傷引起的肩頸部或上肢疼痛;胸椎神經根痛則可能因胸椎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而造成胸部或背部疼痛;腰椎神經根痛常見於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症候群等;而薦椎神經根痛則可能放射至臀部或腿部;內側分枝神經阻斷則針對椎間小關節的疼痛,周邊神經病變則涉及腕隧道症候群等情況。
在頸、胸、腰薦椎神經根的情況下,超音波引導可以準確找到受壓的或發炎感染的神經根,注入消炎藥物或相關的營養神經藥物以減輕神經周圍的炎症腫脹,並促進修復,有效改善疼痛與麻木感。內側分枝神經的阻斷則可改善由椎間關節炎引起的慢性脊椎疼痛。而針對周邊神經的注射也同樣能夠阻斷疼痛傳導,緩解症狀。
與手術相比,注射治療對身體負擔較小,且患者在注射後,幾可立即感受到疼痛的緩解。儘管這種方法相對安全,仍存在一些風險與副作用,包括感染、出血或血腫、神經損傷、藥物副作用及過敏反應等。
術後,患者通常可以直接返家,但需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潔,以防感染,並觀察是否有紅腫、熱痛等跡象。
超音波導引注射通常與物理治療或其他復健治療相結合,以提高治療效果,恢復正常功能。
(作者為台安醫院神經外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