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壯年也被帶狀疱疹糾纏 醫︰打疫苗降復發風險

2025/04/16 05:30

▲嚴重的帶狀疱疹需住院,注射抗病毒藥物治療。(照片提供/余宜叡)

▲嚴重的帶狀疱疹需住院,注射抗病毒藥物治療。(照片提供/余宜叡)

文/余宜叡

40多歲的謝先生曾經罹患帶狀疱疹,當時皮膚上出現疹子,伴隨輕微疼痛。他原以為這只是1次短暫的不適,並且認為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的建議年齡是50歲以上,因此決定等到年紀到了再說。不料,最近他感覺左眼上方異常不適,前往家醫科就診後,確診為帶狀疱疹。

醫師建議他住院接受抗病毒藥物的靜脈注射,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然而,謝先生因工作繁忙無法請假住院,因此選擇服用口服抗病毒藥,並遵從醫師指示,若病情未改善就要立即住院治療。幸運的是,他的病情逐漸好轉,雖然眼皮上仍留有淡淡的疤痕,但整體恢復良好。

然而40多歲的蘇女士,她的病情發展就沒有那麼順利。她在服用口服抗病毒藥後未見改善,最後仍須住院治療,儘管病情獲得控制,但最終仍留下視力受損的後遺症。

40多歲的古先生,在發現帶狀疱疹時,因疼痛輕微,誤以為自己能像上次罹病時一樣自然痊癒。然而,隨著紅疹範圍擴大,他到了第4天才趕緊就醫,卻已錯過了發病3天內的黃金治療期。結果,他後續經歷了長達6個月的神經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目前,帶狀疱疹雖有合適的抗病毒藥物,但病情的嚴重程度與後遺症的影響,仍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病毒發作的位置、個人體質與免疫力,以及是否及時就醫。

如果帶狀疱疹範圍較大、發生在眼睛周圍或頭皮上,或患者輕忽病情、延誤治療,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例如:長期難以忍受的神經痛(需要服用特定的神經痛藥物緩解,止痛藥無效)、視神經受損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可能引發腦膜炎影響腦部,嚴重時甚至可能致命。

預防勝於治療,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許多人誤以為只有50歲以上的人才適合接種,但其實只要年滿18歲,且屬於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都應該考慮接種疫苗來提高保護力。例如:罹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等);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曾經罹患帶狀疱疹。

上述3位患者在康復後的2到6個月內,皆選擇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因為他們親身經歷了帶狀疱疹的痛苦與風險,也深知自己屬於高風險族群,未來有可能再次復發,因此選擇預防勝於治療,以降低再度發病的風險。

(作者為員榮醫院家醫科主任暨穩糖減重門診醫師)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有效預防的方法之一。(照片提供/余宜叡)

▲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有效預防的方法之一。(照片提供/余宜叡)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