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腰痛 中醫幫大忙
文/李恩育
小芳(化名)產後飽受腰痛困擾,這種疼痛是一種深層、持久的痛感。每當她長時間哺乳或久坐,腰部的疼痛便加劇,彷彿腰椎和肌肉被不自然地拉扯。腰部的沉重負擔讓她難以忍受,甚至夜晚休息時,也因疼痛而輾轉難眠。
中醫認為,產後腰痛與「腎」息息相關,分娩過程中,女性腎氣受損,若未完全恢復時又受寒邪侵襲,便容易引發腰痛。
分娩過程腎氣受損
產後女性體質常屬「多虛多瘀」,此時正是調理身體的黃金期。透過中醫階段性調補,可幫助恢復元氣,減輕腰痛。常見的中藥如黃耆、杜仲和枸杞等,具有補腎、活血化瘀的功效,不僅能增強腰部力量,還能促進氣血循環,減輕不適。
許多媽媽擔心藥物影響乳汁,因此選擇忍受疼痛。中醫提供了多種非藥物療法,如針灸、推拿和正骨手法,能有效緩解腰痛。針灸可顯著減輕疼痛,搭配推拿與正骨調理,更能改善脊椎與骨盆功能,降低疼痛復發率。
針灸、推拿可緩解
◎日常保健3步驟:姿勢調整+穴道按壓+產後運動
●注意姿勢
正確的姿勢是減輕腰痛的關鍵。無論是站立、坐姿還是抱寶寶,都應保持脊椎自然曲線。哺乳時可使用靠墊支撐腰部,避免使用低矮椅子,以減輕腰部壓力。
●穴道按壓
透過穴道按摩可舒緩腰部不適。建議輕柔按壓以下穴位:
1.後谿穴(手掌小指側):舒緩背部僵硬。
2.腰陽關穴(腰部後側):減輕腰椎壓力。
3.委中穴(膝蓋後側):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產後運動
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增強核心肌群,提升腰部與骨盆穩定性。例如:
1.四足跪姿屈伸腰部:強化腰椎支撐力。
2.拱橋運動:鍛鍊臀部與下背肌肉,減輕腰痛。
產後腰痛若持續不適,應及時尋求合格的中醫師診治,制定個人化調理方案。透過中醫整體調理,不僅能緩解疼痛,還能幫助產後媽媽恢復體力,以健康的身心迎接新生命的成長。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中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