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遲緩兒善用文具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2025/04/07 05:30

▲圖1:用膠水貼葉子是訓練孩子手指控制力、手眼協調的重要練習;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莊偉男)

▲圖1:用膠水貼葉子是訓練孩子手指控制力、手眼協調的重要練習;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莊偉男)

文/莊偉男

6歲睿睿(化名)正在接受早期療育,因精細動作發展遲緩接受職能治療。最近媽媽發現他在學校面對寫畫、剪貼等活動時,無法靈活操作文具,因而再次尋求職能治療師協助。

專業介入、家庭支持雙軌並行

其實,文具對兒童來說不只是學習工具,更是促進雙手協調、手部肌力與精細動作發展的重要媒介。透過操作文具,還能幫助孩子建立空間認知與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學齡前兒童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

◎根據發展階段,兒童文具使用的里程碑大致如下:

●0-1歲:將文具視為玩具把玩,尚未具備功能性操作。

●1-2歲:能翻書、打開筆盒、粗略對摺紙張,前兩指活動日益靈活。

●2-3歲:雙手可協調操作,學會從筆袋取出文具、塗抹漿糊與撕線。

●3-4歲:增強手眼協調,可對摺紙張、操作削鉛筆機、使用膠水與橡皮擦(圖1)。

●4-5歲:能以一手扶尺、一手畫線,完成簡單圖形製作。

●5-6歲:手眼協調精細,可完整擦除格子內的字、撕摺出具體形狀。

職能治療介入期間,治療師以遊戲為媒介,安排貼貼紙(圖2)、撕紙、分類、摺紙、使用漿糊黏貼、學習使用尺去畫線及用削鉛筆機來削鉛筆等活動,強化睿睿的手眼協調與雙手操作能力,同時與家長密切合作,將練習延伸到家庭生活。

▲圖2:學齡前兒童透過貼貼紙活動練習手部操作技巧,促進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發展;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莊偉男)

▲圖2:學齡前兒童透過貼貼紙活動練習手部操作技巧,促進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發展;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莊偉男)

藉由反覆練習與適時鼓勵,睿睿逐漸能獨立削鉛筆、使用橡皮擦,並主動完成學校的書寫與美勞剪貼任務,不僅在學校表現進步,也提升生活自理的信心。

睿睿的改變,是專業介入與家庭支持雙軌並行的成果。透過「遊戲中學習、生活中實踐」的模式,孩子得以自然培養出應有的能力與自信。

針對學齡前出現精細動作發展遲緩的兒童,應及早接受早期療育評估與專業介入,家長的觀察與積極尋求協助,是改變孩子未來發展軌跡的重要契機。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兒童職能治療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