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恐不孕!青少年染淋病 12年暴增7倍

2025/04/05 05:30

▲女性患者若發現分泌物出現異常,應及早就醫診治;示意圖。(照片提供/蘇俊源)

▲女性患者若發現分泌物出現異常,應及早就醫診治;示意圖。(照片提供/蘇俊源)

文/蘇俊源

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提升,青少年性行為日益普遍,但對於性健康教育與保護的意識尚未同步提高,導致淋病病例急速攀升。根據台灣疾管署數據顯示,過去12年間,青少年感染淋病的病例數量暴增了7倍,2023年每10萬人中就有50.34人感染。淋病的主要患者群體集中於25至39歲成年人,男女比例高達13:1。罹患淋病的年齡層逐漸年輕化。

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引發的性傳染病,潛伏期約為2至7天,症狀因性別及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不僅如此,可能還會通過口交或肛交感染其他部位,導致咽喉炎或直腸炎,而這些部位的症狀往往輕微,甚至無感。

女性患者常見白帶增多,若分泌物出現異常,如顏色變黃、呈綠色膿狀、帶有異味或伴隨瘙癢,可能增加感染風險、頻尿及尿道灼熱。若延誤治療,恐引發子宮頸炎、輸卵管炎或骨盆腔炎,同步影響受孕機率。

有性行為患者 應定期檢查

醫學界普遍認為,預防永遠勝於治療。有性行為史的患者,尤其近期有多重性伴侶或未全程使用保險套者,應定期進行抹片及分泌物檢查。該檢查透過尿道或子宮頸分泌物取樣,可快速確認感染情形。

此外,PCR檢測及細胞培養方法能進一步提高診斷準確性。一旦確診,及早接受抗生素治療,如阿奇黴素或孢曲松,能有效控制感染並降低後遺症風險。定期檢查與及時治療是避免病情惡化的關鍵。

女性的健康與安全,是一種對自身的尊重與愛護。未婚、未孕女性對分泌物的異常應保持敏銳,並及早就醫確認,降低健康風險。因此,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步驟。此外,減少性伴侶數量、維持穩定的性伴侶、伴侶正確使用保險套,亦能有效預防感染和降低性健康風險。

(作者為馨生醫療體系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