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產婦大量落髮 中醫調理不心慌

2025/03/31 05:30

▲圖1:針灸治療穴位。(照片提供/顧綵甄、姜智釗)

▲圖1:針灸治療穴位。(照片提供/顧綵甄、姜智釗)

文/顧綵甄、姜智釗

35歲的翁媽咪因為第一胎產後的大量落髮而擔心不已。原來她在離開產後護理之家後,夜晚哺餵母乳而睡眠不足,情緒有點波動,心力交瘁,連頭髮都有些稀疏。

大約2成的婦女在產後第2個月經歷產後落髮的困擾。產後落髮屬於休止期的脫髮,大多集中在前額的髮際線,主要是因為生產前後的荷爾蒙變化而出現。另外,哺育母乳相關的營養消耗、睡眠缺乏或身心壓力,以及因身材管理而飲食失衡,或是減重速度太快,都可能讓產後落髮變得嚴重。雖然中醫沒有單一對應於產後落髮的病名,但通常將其歸類在「髮落」或「髮墮」等範疇探討。

針灸、藥膳修復氣血

根據翁媽咪的四診合參結果,陸續開立以加味逍遙散、酸棗仁湯、清心蓮子飲和養心湯為主的加減處方,用來疏肝寧心、補氣養血,不僅能夠緩和情緒、改善疲倦、穩定睡眠,還能減少落髮。此外,讓翁媽咪接受頭部的本神穴、神庭穴、鎮靜穴,手部的靈骨穴、大白穴,以及腿部的腎關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的針灸治療(圖1),同時搭配腹部的黃土艾炭丹田灸,溫通裨益氣血,舒緩情緒壓力,有助毛髮健康。

▲圖2:中醫藥膳。(照片提供/顧綵甄、姜智釗)

▲圖2:中醫藥膳。(照片提供/顧綵甄、姜智釗)

除了中醫治療,翁媽咪重新調整自己生活,由家人協助分擔照顧孩子,讓她擁有充足的休息與睡眠,重新開始瑜伽和重訓課程,注重飲食熱量足夠和營養均衡,也適度服用含有何首烏、陳皮、黃精、黃耆、茯苓、枸杞、甘草和紅棗的藥膳(圖2),加強修復氣血和滋養毛髮效果。

透過中醫用藥、針灸和藥膳等多管齊下,翁媽咪不但落髮逐漸改善,氣色和體力也明顯變好。

(作者皆為桃園市蘆竹區大竹風澤中醫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