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高達6成 清明掃墓小心恙蟲叮咬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清明連假將至,小心蟲蟲大軍伺機而動!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今年全台已累計有9例恙蟲病,個案感染地以花東最多,提醒民眾野外掃墓或出遊要落實個人防護,否則恙蟲叮咬未經妥適治療,致死率可高達6成。
疾管署提醒要落實個人防護
我國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歷年資料顯示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上升,6至7月達高峰,東部及離島感染病例數較多。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已累計有9例恙蟲病,個案感染地為花蓮、台東各3例,高雄、台中各1例,以及1例足跡難以確定感染縣市。今年病例數略低於2021年至2024年同期的介於16至30例。
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而傳染。恙蟎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宿主遭肉眼幾乎看不見、具傳染性的恙蟎幼蟲叮咬,並經由其唾液感染立克次體,但不會直接由人傳染人。
臨床症狀包含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且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的焦痂,1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有時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成。
曾淑慧提醒,民眾前往掃墓祭祖或從事踏青等戶外活動時,如有接觸到草叢環境,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紮入襪內,並在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使用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
曾淑慧指出,離開草叢環境後,應儘速沐浴、更換全部衣物,並檢查全身是否有蚊蟲附著或叮咬痕跡,若有疑似感染或症狀要快點就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