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壓力大吃不停 當心壓力肥上身

2025/03/21 05:30

▲醫師指出,對抗壓力肥最好的方法是流汗,可透過運動發洩壓力;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醫師指出,對抗壓力肥最好的方法是流汗,可透過運動發洩壓力;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壓力爆棚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來點美食療癒自己,特別是炸雞、蛋糕、含糖飲料這類高熱量食物,簡直就像「快樂開關」,但長期下來體重可能悄悄飆升,變成讓人苦惱的「壓力肥」。醫師提醒,壓力會擾亂大腦對食慾的控制,不知不覺吃下過多熱量,影響代謝,導致體重失控。

世界肥胖聯盟預估,到了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將飆破19億人,相當於每4個人就有1人受肥胖困擾,治療肥胖的相關成本恐超過4兆美元,成為全球健康危機。而台灣的數據也不樂觀,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調查顯示,2018年至2022年間,台灣18歲以上的成人,有超過一半(50.8%)過重或肥胖。

醫:運動流汗更能排解壓力

開業家醫科醫師楊名權指出,壓力會影響大腦的食慾調控系統,當壓力飆升,原本應該抑制食慾的機制會變弱,讓想吃東西的慾望變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心情焦慮或煩躁時,特別想來點甜食、炸物,甚至大吃一頓來安慰自己。

這個現象不只發生在大人身上,孩童也可能因課業壓力、家庭壓力,靠暴飲暴食來排解情緒。許多孩童在三餐之外,還會吃大量零食、甜點、手搖飲,結果體重直線上升,加上基因、代謝變慢等因素,有些人比別人更容易發胖,怎麼吃都甩不掉多餘脂肪。

楊名權建議,與其讓壓力把自己推向食物,不如用運動來發洩,排解壓力的關鍵是「流汗!」他強調,就算不愛運動,也可以選擇烤箱或蒸氣室,這些方法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放鬆,還能改善睡眠品質。

楊名權表示,目前衛福部核准的體重管理藥物包括腸泌素針劑、單效口服藥,以及可與針劑搭配使用的複方口服減重藥物,這些都能幫助控制體重,不過選擇減重治療時,應根據自身狀況,誠實告知健康情形,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方法,並非特定藥物對每個人都有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