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腳踝老扭傷 韌帶撕裂未癒導致

2025/03/16 05:30

▲圖1:前距腓韌帶撕裂傷(箭頭所指處)。(照片提供/徐子恆)

▲圖1:前距腓韌帶撕裂傷(箭頭所指處)。(照片提供/徐子恆)

文/徐子恆

32歲的小雲(化名)是籃球愛好者,因反覆腳踝扭傷就診。她表示,過去常因意外導致腳踝扭傷,每次僅接受簡單的推拿或中醫治療卻沒有實際去找尋原因,往往症狀緩解後便重返球場。然而,這次在打籃球時一次跳躍落地後腳踝又扭傷,出現明顯腫脹與疼痛,活動範圍也受到限制,連日常行走都感到不適,因此至門診就診。

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的外側腳踝的前距腓韌帶(圖1)與前下脛腓韌帶(圖2)有撕裂傷,且動態測試中踝關節的穩定性明顯下降。這次發現,長期反覆扭傷正是因韌帶損傷未完全癒合所致。

▲圖2:前下脛腓韌帶撕裂傷(箭頭所指處)。(照片提供/徐子恆)

▲圖2:前下脛腓韌帶撕裂傷(箭頭所指處)。(照片提供/徐子恆)

癒合不完全 削弱踝關節穩定性

由於腳踝外側韌帶的血液供應較少,癒合過程相對緩慢。如果在韌帶未完全修復時過早參與高強度運動,可能導致癒合不完全或韌帶反覆受損,進一步削弱踝關節的穩定性。

由於小雲熱愛籃球且時常參加比賽為了,經討論後小雲選擇「自體血小板治療」(PRP)以促進修復與提升韌帶強度。

經過治療後1個月的追蹤,超音波顯示韌帶癒合良好,腫脹與疼痛明顯減輕。後續也接受了運動復能訓練,包括腳踝平衡與穩定性訓練,在第3個月時穩便能穩定在打籃球。

◎腳踝扭傷注意事項

●及早就診:韌帶撕裂傷有賴影像才能確診與排除,不要忽略韌帶損傷的可能。

●正確治療與復健:對於輕度韌帶損傷,可選擇保守治療與復健運動;中度損傷則可考慮PRP或增生治療(需自費),結合平衡與穩定性訓練,幫助完全恢復功能。

●配戴護具或貼紮:在運動中使用踝部護具或專業貼紮技術,可減少再次受傷的機率。

●避免過早參與運動:韌帶未完全修復前,應採逐漸加強運動量,以避免二次傷害。

(作者為疼痛職人診所院長、宜興診所副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