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治療不自主手抖 醫薩刀新選擇
文/吳佩翰
45歲的江先生(化名)是刺青師傅,20多歲執業以來就維持一定的客源。但他從年輕時期就偶而會出現手微微顫抖的情形,只是動作不明顯,也不會影響工作,客人都很滿意他的刺青作品。不過,他的手抖現象隨年紀漸長而增加頻率,近2-3年來手抖的情形越發嚴重,非常困擾。
江先生就醫時表示,手不自主的顫抖,不但熟練的刺青工作變得困難,連拿起湯匙喝湯也會灑出來,覺得很難堪,讓他都不敢外出飲食。雖有就醫服藥,也透過網路搜尋各種治療方式,但是效果不大,身心異常焦慮。
超音波聚焦燒灼手術 不需開腦
經診斷,他罹患的是一種叫做本態性顫抖(essential tremor)的疾病。這種疾病有50%的病人會有家族遺傳,不過整體病程進展較為緩慢,一般也只影響動作方面,是較為良性的退化性神經疾病。
針對本態性顫抖的疾病,可用「醫薩刀─超音波腦神經治療儀」治療。其治療方式是透過超音波產生熱能,針對視丘腹中核加熱刺激,加熱前會先請患者戴上頭架定位,透過磁振掃瞄導引,找到最佳的位置加熱,進行超音波聚焦燒灼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此項手術不需開腦,也沒有輻射,是不需全身麻醉的無創手術,大幅降低感染及出血風險。手術過程病人全程清醒,且手術後立見成效,但此項治療需要自費。
日本教授平孝臣曾公開其多年手術經驗所研發而成的新治療靶點,治療的位置不是整條神經路徑,而是其中一個段落。刺青師傅江先生接受這項醫薩刀新治療靶點手術後,成功地停止了右手的顫抖,又可以重拾他熱愛的刺青工作。
本態性顫抖疾病的年輕患者多有致病基因,且大多數是家族遺傳,多數會在40歲前發病,建議如果服藥的效果不佳,醫薩刀─超音波腦神經治療儀是可考慮的治療選擇,以此來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帕金森氏症是由於腦部「黑質」的多巴胺神經元退化所造成,主要影響身體動作的不協調,也適用醫薩刀的治療。(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腦神經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