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急性腸胃炎大流行 腹瀉嘔吐發燒 不一定是諾羅病毒作怪

2025/03/01 05:30

▲急性腸胃炎分病毒性及細菌性,預防脫水很重要;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急性腸胃炎分病毒性及細菌性,預防脫水很重要;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蘇之婉

最近急性腸胃炎大流行,其中病毒性腸胃炎,在幼兒常見輪狀病毒感染;成人或家庭、機構群聚感染,則常見諾羅病毒感染,上吐下瀉、發燒等症狀,通常在1週內改善。

病毒性、細菌性腸胃炎 病程不同

細菌性腸胃炎常見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症狀也是發燒、腹痛、腹瀉,較常見血便、黏液便,持續時間可能超過1週。雖然大多數感染是自限性,但有時需要抗生素治療。如果持續高燒,或嚴重腹痛、血便、少尿,應再就醫,特別是免疫低下患者,年紀小於1歲或老人,都要小心引發敗血症。

流感或新冠病毒感染,也會以高燒及嘔吐來表現。初期可能上呼吸道症狀不明顯,但如果持續反覆高燒,後續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如喉痛、咳嗽、有痰、鼻水等症狀,應再回診檢查。畢竟這兩者的治療方式與腸胃炎完全不同。

流感、新冠 也會發燒嘔吐

腸胃炎治療主要是預防脫水。可給予止吐藥劑並補充電解質液。市售運動飲料所含的電解質相對不足,且含糖分較多,滲透壓較高,反而不利腸道吸收水分。而腸胃炎專用配方的電解質液,也稱為口服點滴,才能幫助發炎的腸道吸收水分。在腸胃炎初期,吐得厲害時,不宜1次給予太多水分。

以輕度脫水為例,感覺很口渴,但還有排尿,可在4小時內慢慢給予50c.c./kg體重的電解液,以每隔幾分鐘喝一口的方式補充;中度脫水,尿液減少時,可給予100c.c./kg體重/4小時;當嘔吐厲害、幾乎沒有排尿、嚴重脫水時,應該就醫給予點滴注射。

有些患者為求速效,會希望醫師給予強力止瀉劑(如Imodium)。這會完全抑制腸蠕動,在兒童或老人千萬不可使用,有可能引起急性腸阻塞,反而嚴重。如果腹瀉厲害的話,可以考慮使用緩瀉劑,讓大便次數減少,但同時可以將病菌(或病毒)排出。

出外旅行擔心得到腸胃炎,可以自備一些醫療級沖泡式電解質粉,以備不時之需。但如有持續高燒、嚴重腹痛或血便、甚至呼吸喘、少尿,還是應該就醫。畢竟嘔吐不一定是腸胃炎,也可能是需要開刀的腹部急症,或糖尿病酮酸中毒,需要由醫師診治。

(作者為台南蔡尚鈞兒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