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嬤晨起半身癱瘓 動脈取栓術救命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
連日低溫,高雄70多歲潘奶奶一早起床發現左手左腳動不了,左半身無力、說話口齒不清,送醫診斷為急性大腦動脈栓塞,即缺血性腦中風,接受「腦中風動脈取栓術」後,現已度過腦中風急性期,並進行後期的復健治療。
早晚溫差大 易引發腦中風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神經科醫師林子超指出,腦血管疾病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4位,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容易引發腦中風。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出血性兩大類,又以缺血性腦中風佔約8成,如果出現口嘴歪眼斜、單側肢體無力或四肢無力、意識不清、言語不清溝通困難或無法說話、視覺障礙等症狀,應第一時間迅速就醫。
林子超表示,缺血性中風的治療,過去強調應把握中風發生後給予血栓溶解劑(rt-PA)打通血管,或者施行「顱內動脈取栓手術」,2種治療方式都有時間限制,阻塞較嚴重、阻塞在較大血管的患者,注射rt-PA的幫助較有限,這時應考慮進行動脈血栓移除術,醫師會從病人鼠蹊部的股動脈進行穿刺,從下肢動脈逆行到血栓塞住的顱內血管處,將血栓藉由支架取出或負壓吸出,術後能獲得更積極的治療效果以及更好的預後。
2023年11月起,動脈取栓術給付條件已從中風後8小時延長至24小時內,相較於血栓溶解劑治療,可治療病情更嚴重、送達急診時間更久的中風病患,在執行手術過程中,可直接探查病患血管狀況,並發現其他隱藏的血管性病灶,如血管壁剝離、血管瘤或動靜脈畸形等。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