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每天勤走路 研究:有助預防憂鬱症

2025/02/14 05:30

▲利用週末去遠足,走路運動之餘,也能享受大自然。(照片提供/柯俊銘)

▲利用週末去遠足,走路運動之餘,也能享受大自然。(照片提供/柯俊銘)

文/柯俊銘

「每天1萬步,健康有保固」這句口號,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當中提到的健康,不單只有身體,心理同樣也獲益匪淺。

1份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絡開放》(JAMA Network Open)的報告指出,每天若能多走路,有助預防憂鬱纏身。

5000步為基準 每多走1000步能減9%風險

該研究由西班牙卡斯蒂利亞-拉曼恰(Castile-La Mancha)大學護理學院的埃斯特拉.希門尼斯-洛佩茲(Estela Jimenez-Lopez)博士所主持,以文獻回顧方式,針對33項過往研究進行整合分析,目的在探討每日走路步數和憂鬱症間的關聯性。

統計發現,若以每天5000步為基準,每天多走1000步,未來得憂鬱症的風險可減少9%,且這樣的趨勢不因年紀、性別有所差異。

▲健走應選擇舒適且具足弓支撐功能的鞋。(照片提供/柯俊銘)

▲健走應選擇舒適且具足弓支撐功能的鞋。(照片提供/柯俊銘)

6個小撇步 增加走路步數

另外,和每天走5000步或不足者相比,每天走7000步的人得憂鬱症的風險縮減約31%。每天走超過7500步者,憂鬱症的發生率更大幅降低43%;走路防鬱的好處會在每天10000步時達最大。

研究者表示,任何體育活動都是天然抗憂鬱劑,當中最易從事的運動就是走路。在生活中不妨循序漸進增加步數,讓走路成為習慣,只要長期堅持,相信每天都能有好心情。

◎增加走路步數有撇步

●融入日常:上班或購物儘量採取步行;若有點距離,提早下車或 將車停在遠處,步行剩餘路程;以走樓梯取代搭電梯。

●避免久坐:定時起身活動,像是每隔1小時就站起來走動3-5分 鐘;接電話可邊走邊講;每次喝水後,繞辦公室或家中幾圈。

●特意安排:飯後可散步15-30分鐘,幫助消化;每天早晨或晚上抽出時間在自家附近散步;利用週末去遠足,享受大自然。

●借助工具:使用計步器、手機APP或智能手錶,設定挑戰的目標 ,透過記錄每日步數,監控進展。

●尋求陪伴:找親友散步,互相鼓勵、聊天,走路變得更愉快;若有養「汪星人」,帶著去遛狗。

●製造樂趣:邊走邊聽音樂或有聲書,讓過程更有趣;發掘新路線,增加新鮮感。

(作者為心理師)

▲遛狗可以強化走路動機,有益身心健康;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柯俊銘)

▲遛狗可以強化走路動機,有益身心健康;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柯俊銘)

▲設定挑戰目標,善用智能手錶等裝置監控走路步數。(照片提供/柯俊銘)

▲設定挑戰目標,善用智能手錶等裝置監控走路步數。(照片提供/柯俊銘)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