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晚期膽管癌無法開刀 化療有機會活更久

2025/02/10 05:30

▲肝外膽管癌多數有無痛性黃疸、右上腹痛和體重減輕等症狀;示意圖。(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肝外膽管癌多數有無痛性黃疸、右上腹痛和體重減輕等症狀;示意圖。(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王智慧

何先生患有慢性B型肝炎及糖尿病,長期在門診追蹤,近來肚子間歇疼痛,且容易疲累;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約10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電腦斷層掃描(CT),肝臟腫瘤已有肺部轉移,切片檢查確定是膽管癌所引起。

由於腫瘤已經轉移,不適合開刀,於是在腫瘤科醫師建議下,何先生開始接受化學治療,同時每3個月再以電腦斷層掃描追蹤病況。

60至70歲長者好發

膽管癌是不常見的惡性腫瘤,起源於膽管的上皮細胞,可分為肝內膽管癌及肝外膽管癌。亞洲人的發生機率比西方人高,台灣發生率約10萬分之4,且好發於60至70歲長者,男性略多於女性,平均5年存活率在7%至20%之間。

一般而言,肝臟內的膽管癌,大部分症狀不明顯,患者不太會出現黃疸;肝外膽管癌則多數表現無痛性黃疸、右上腹痛和體重減輕。

大部分症狀不明顯

要診斷膽管癌,多半有賴影像檢查,如核磁共振檢查(MRI)、電腦斷層掃描,有時還需抽血檢驗腫瘤標記。另外,以內視鏡進行膽胰管的攝影,雖可得到組織診斷,但敏感性可能僅30%。

在治療方面,外科手術是優先選擇,但因腫瘤部位常與肝、胰、十二指腸、門靜脈、肝動脈相鄰,切除不易,而且即使切除了腫瘤,也很容易復發。若是無法開刀的晚期膽管癌,建議接受全身性化療,研究證實,相較於單純的支持性療法,化療能讓患者有機會活得更久。

因此,體能良好且血膽紅素濃度正常的患者,一般建議化療藥物「Gemcitabine」加上「Cisplatin」作為第一線治療方案。這2種藥物合併使用,也已獲健保給付,成為膽管癌化療的主要選項。

根據英國國家癌症研究的報告,以410位局部晚期或已有遠端轉移的膽管癌、膽囊癌、壺腹癌患者隨機分組,一組接受2種化療藥物合併治療,另一組僅用「Gemcitabine」,在24週之後,平均存活期分別為11.7個月及8.1個月,顯示合併2種藥物比起單用1種藥物,可降低36%的死亡機會。

不過,2組的化療副作用雖相近,合併用藥組卻會有較多的嗜中性球低下發生。由於嗜中性球占人體白血球6至7成,在面對感染時有助清除病原,因此若嗜中性球低下,患者可能較容易發生感染問題,必須多加注意。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