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下肢腫又痠? 寒冬恐加劇靜脈曲張

2024/12/29 05:30

▲冬天下肢靜脈循環不良,腳腫腳痠,不可輕忽。(照片提供/柯博仁)

▲冬天下肢靜脈循環不良,腳腫腳痠,不可輕忽。(照片提供/柯博仁)

文/柯博仁

65歲的林女士最近總覺得腿部腫脹沉重。她以為只是歲末冬季寒冷導致血液循環變差,直到有一天晚上,她發現小腿上出現了扭曲的青筋,伴隨著痠脹感。經就醫後,她被診斷為靜脈曲張,醫生提醒她需要立即開始治療,以免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靜脈曲張是由靜脈瓣膜功能異常所引起,血液無法順利回流心臟,長期堆積於下肢靜脈,導致靜脈擴張、凸出、呈現扭曲狀。這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引發靜脈炎、潰瘍等併發症。調查顯示,台灣約有1/4的女性和1/5的男性患有靜脈曲張,尤其集中於40歲以上人群,長期久站或久坐者更易發病。

寒冷的冬季,血管因低溫而收縮,進一步增加靜脈的回流壓力;同時,許多人因寒冷減少活動,血液循環更容易受阻。研究指出,冬季是靜脈曲張症狀惡化的高峰期,患者的腿部腫脹和疼痛感會明顯加重。

規律運動保養 避免久站久坐

靜脈曲張的早期症狀包括小腿抽筋、腫脹、沉重感,尤其是在長時間站立或久坐後更為明顯。早期診斷和治療能有效避免進一步惡化。若出現皮膚下可見細小蜘蛛網狀血管或明顯的凸起青筋,應盡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日常保養事項,以減少靜脈曲張風險

●規律運動:每日步行或從事低衝擊運動,如瑜珈、游泳,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

●避免久站久坐:每30分鐘起身活動腿部,減少血液滯留。

●穿醫療級彈性襪:幫助腿部靜脈維持正常壓力。

●抬高雙腿:睡覺或休息時抬高雙腿,促進血液回流心臟。

●體重管理:保持適當體重,減少下肢靜脈壓力。

靜脈曲張不僅是外觀問題,更是潛在健康威脅。別讓靜脈曲張成為健康隱形殺手!

(作者為台灣血管通路健康協會理事長、博診所總顧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