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日本「蘋果病」爆發 赴日要加強防疫
文/蘇河仰
看似紅咚咚的臉頰好可愛,小心是感染日本「蘋果病」!近期,日本關東地區爆發傳染性極強的紅斑症疫情,俗稱「蘋果病」,感染人數創下25年來新高,疫情擴散趨勢引發國際關注。
25年來最嚴重 孕婦、貧血等要留意
該病由微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引起,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兒童為主要感染群體,但成人亦可能受影響,特別是孕婦、慢性貧血患者及免疫功能不全者,需特別注意防範。
蘋果病的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包括輕微的發燒、流鼻水和喉嚨痛。隨後,患者的臉頰會出現如「被打巴掌」般的鮮紅紅斑,並可擴散至軀幹和四肢,形成對稱的、會癢的紅疹。這些典型的皮膚表現正是「蘋果病」名稱的由來。
初期類似感冒 臉頰、四肢出現紅斑
蘋果病主要透過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播,也可能因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而感染。與感冒類似的傳播途徑,因此在學校、托兒所和公共場所的傳播風險大幅增加。
◎「蘋果病」的高風險族群
●孕婦:若孕婦首次感染蘋果病,可能導致胎兒感染,嚴重時恐影響胎兒健康,甚至引發流產風險。
●慢性貧血患者:可能因紅血球生成受抑制,進一步加劇貧血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休克或其他生命危險。
●免疫功能不全者:這類患者感染後,可能導致慢性感染,對骨髓造血功能產生影響,延長康復時間。
◎預防措施
●勤洗手:由於酒精消毒液無法有效殺滅微小病毒B19,建議民眾使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洗手,特別是在進食前後、外出歸來後進行清潔。
●配戴口罩:在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建議全程佩戴口罩,減少飛沫傳播風險。
●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避免與出現紅斑症狀的患者密切接觸,減少傳染機率。
蘋果病目前無特定疫苗與治療藥物,重在預防,透過緩解症狀和增強免疫系統來促進康復。因此,預防是避免感染的最佳策略。
對於計劃前往日本的民眾,應加強防疫意識,隨身攜帶酒精擦拭巾等清潔用品,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場所,並持續關注自身健康,若出現發燒、流鼻水、臉部紅斑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行史,以利診斷和治療。
(作者為育禾婦幼中心院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