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提升心理韌性 降低老年憂鬱自殺風險

2024/12/26 05:30

職能治療師表示,與其他年紀的憂鬱症患者相比,老年憂鬱症的群體更容易因自殺行為造成死亡,顯示老年憂鬱症的自殺風險是相當值得重視的問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職能治療師表示,與其他年紀的憂鬱症患者相比,老年憂鬱症的群體更容易因自殺行為造成死亡,顯示老年憂鬱症的自殺風險是相當值得重視的問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文/柯瑋婷

老年憂鬱症是常見的精神疾病。在2019年的盛行率調查中,晚年憂鬱的在老年族群中的盛行率高達9%。未接受治療的晚年憂鬱症病程可以長達數年,會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並造成多重障礙、提高死亡率及自殺死亡的風險。與其他年紀的憂鬱症患者相比,老年憂鬱症的群體更容易因自殺行為造成死亡,顯示老年憂鬱症的自殺風險是相當值得重視的問題。

良好的心理韌性(resilience)可以幫助老年人在面對重大的創傷、逆境、悲傷或重大壓力事件時,仍有能力為維持或恢復心理健康。心理韌性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雙向結果,哪些因素可以提升長者的心理韌性呢?

◎有助於提升長者心理韌性的因素

●正向的人格特質:例如較外向、活潑的人格特質。反言之,若長者的性格是經常對未知的未來感到悲觀及焦慮,對於不確性感到害怕、倦怠及無力感,較不利於心理韌性。

●良好的社會角色:社會角色對成人來說是重要的依附感來源。良好可信賴的人際關係有助於長者察覺自己的情緒反應,幫助長者調節情緒、穩定心情。研究指出,長者參與公益、靈性或宗教活動,有助於提升生活滿意度。

●對壓力事件採取主動態度:常見的晚年壓力源包括:自願或強迫退休、慢性病、認知能力下降、照顧他人、經濟壓力、喪失獨立性、及喪親之痛。這些類型的壓力相較於年輕族群,經常是複雜且環環相扣,使得壓力源更難控制。因此,如何因應及調節壓力對長者來說尤其重要。主動去「解決」或「接納」壓力,可以增加長者的心理韌性。

「解決」是找出造成壓力的事件並嘗試解決或減輕;「接納」是與壓力和平共處。

●對年紀增長持有正向的態度:對於老化抱持刻板印象,會降低心理韌性。

●適度運動及健康的飲食:維持良好的生理健康,有助於心理韌性。

(作者為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職能治療師)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常見的晚年壓力源包括:自願或強迫退休、慢性病、認知能力下降、照顧他人、經濟壓力、喪失獨立性、及喪親之痛;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常見的晚年壓力源包括:自願或強迫退休、慢性病、認知能力下降、照顧他人、經濟壓力、喪失獨立性、及喪親之痛;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