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起床就下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作怪

2024/12/24 05:30

▲陳昭宇醫師強調,僵直性脊椎炎著重症狀控制,多元療法並進,可提升生活品質。(記者吳俊鋒攝)

▲陳昭宇醫師強調,僵直性脊椎炎著重症狀控制,多元療法並進,可提升生活品質。(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

55歲黃姓男子從年輕時開始,早上一起床就會有下背疼痛的問題,直到午後才緩解,原以為與睡姿有關係,四處求診,才檢查出是僵直性脊椎炎;後來症狀陸續擴散至頸、髖部,還有雙側肩膀等,奇美醫學中心以免疫調節藥物,搭配運動、復健治療與生活型態改變,已逐步緩解。

症狀擴散至頸、髖部、雙側肩

奇美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昭宇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影響脊椎與骨盆關節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發在20至40歲的男性,主要症狀為下背部、臀部的疼痛,也就是所謂的發炎性下背痛,台灣盛行率為0.1至0.4%。初次症狀時多小於40歲,逐步頻繁出現,清晨快起床,常有雙側臀部交互疼痛,醒來活動後,症狀才緩解,但期間長達1小時以上,休息也無濟於事,發生時間持續超過3個月,年輕族群要注意。

陳昭宇提到,研究顯示,僵直性脊椎炎與B27型人類白血球(HLA-B27)抗原基因有關,雖然是遺傳問題,但環境因素(如抽菸),以及免疫系統異常等,也可能促進疾病的發展。

免疫調節藥物搭配復健可改善

陳昭宇透過X光檢查,發現黃男的雙側薦腸骨關節完全融合,頸椎下段到腰椎也有脊椎黏合情況,但他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因此改以別的免疫調節藥物。

僵直性脊椎炎最終可能出現脊椎融合的情況,形成所謂的「竹節狀脊椎」,部分會有其他關節炎,或因著骨點發炎導致腳後跟痛、胸痛、膝蓋附近疼痛,甚至影響眼睛、腎臟、心臟、肺臟等器官,堪稱全身性的疾病。陳昭宇指出,僵直性脊椎炎無法根除,著重症狀控制,多元療法並進,也可提升生活品質,診斷上常依賴於臨床症狀、病史,以及包含X光、核磁共振,還有抗原檢測等方式,力求早期發現。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