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藥物過敏恐致命 出現6前兆快就醫

2024/12/19 05:30

▲服藥後出現紅疹、口腔潰瘍、喉嚨痛、眼睛腫紅、嘴唇腫脹及發燒等「疹、破、痛、紅、腫、燒」6大前兆症狀,就應立刻就醫。 (食藥署提供)

▲服藥後出現紅疹、口腔潰瘍、喉嚨痛、眼睛腫紅、嘴唇腫脹及發燒等「疹、破、痛、紅、腫、燒」6大前兆症狀,就應立刻就醫。 (食藥署提供)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藥物過敏關懷協會理事長張啟彬2009年到中國上海出差時,發生嚴重藥物過敏,全身起疹子又腫又痛,當時立即飛回台灣,一度遭海關誤認為是麻疹患者,所幸及時就醫,住院10多天後撿回一命。

衛福部食藥署昨舉行「藥品過敏前兆衛教記者會」,副署長王德原表示,藥品對人體來說是外來物,可能引發免疫反應進而出現藥物過敏症狀,輕則出現皮疹、重則危及性命,而過敏反應的發生時間不一,可能在用藥後2-3天,也可能2-3個月後才出現,且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

「早點停藥對預後影響很大!」張啟彬指出,他曾遇過癌症患者誤將藥物過敏反應當作排毒現象,繼續服藥1週,結果病情惡化。他提醒,有藥物過敏史、免疫系統疾病或過敏體質的人都屬高風險群,發現疑似過敏反應時應保留藥袋、記錄症狀,立即停藥並就醫。

另一名沈小姐則是到皮膚科進行冷凍治療,醫師叮囑回家後需搭配藥膏使用,沒想到擦藥膏後,她的皮膚開始出現紅腫、發癢等症狀,沈小姐原以為是治療的副作用,未多加留意,直到1週後回診時,才發現其實是藥物過敏引起的症狀。

疹、破、痛、紅、腫、燒 6種警示要注意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部、藥物過敏中心醫師鐘文宏指出,服藥後出現紅疹、口腔潰瘍、喉嚨痛、眼睛腫紅、嘴唇腫脹及發燒等「疹、破、痛、紅、腫、燒」6大前兆症狀,就應立刻就醫。

鐘文宏說,初期症狀可能會被誤認為其他病毒感染、治療副作用等,但也有人第1次過敏就會很嚴重,出現肝腎功能異常,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肝衰竭、腎衰竭,情況嚴重者可能致命,因此若發現前兆症狀就應回診,並提供用藥紀錄,才能有效預防嚴重不良反應。

▲張啟彬曾發生嚴重藥物過敏,所幸及時就醫才撿回一命。(記者邱芷柔攝)

▲張啟彬曾發生嚴重藥物過敏,所幸及時就醫才撿回一命。(記者邱芷柔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