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導管二尖瓣膜置換 無傷口微創救命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64歲蔡女士近半年來眼睛、皮膚偏黃,肚子、雙腳出現水腫,致走路出現困難、食不下嚥,就醫後,才發現其15年前換置的心臟二尖瓣生物瓣膜老化,造成嚴重血液逆流,導致心臟衰竭,須再置換新的人工瓣膜,院方考量蔡女已出現黃疸等狀況,手術再置換人工心臟瓣膜恐身體無法負荷,經建議採自費「經導管二尖瓣膜置換手術」,患者術後隔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住院1週即出院休養。
童綜合醫院內科部主任張建榮表示,「經導管二尖瓣膜置換手術」是將裝載人工瓣膜的導管,以打針方式從鼠蹊部的股靜脈進入,藉由X光機協助順著血流進入到心臟,經由顯影劑輔助下達到二尖瓣膜後進行置換,取代原本老舊的瓣膜。
開刀高風險病患福音
心臟外科醫師郭家誠指出,經鼠蹊部經導管二尖瓣膜置換手術,這幾年才開始進入台灣,技術門檻相對高,目前仍需全額自費,但對於開刀風險過高的患者是一大福音。
童綜合醫院副院長鄭伯智表示,目前人工瓣膜有2種選擇,1種是生物瓣膜,使用10年左右會硬掉退化,需要再進行第2次手術;另一種是機械瓣膜,可以一直使用,但需要持續服用抗凝血劑,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因為沒有切口,只有1個1公分針口大小傷口,疼痛感幾乎沒有,對於高齡患者或者需要動第2次手術的民眾,是最佳的選擇。
鄭伯智指出,運動能提供心臟的運作最大幫助,若要預防心臟疾病,除了戒除吸菸、喝酒等惡習外,平常要保有運動習慣;但罹患心臟疾病的患者,切勿劇烈運動,且運動時要有人陪伴。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