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白內障年輕化 55歲以下手術年增30%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人手一機」時代,用眼時間大增,白內障已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屬問題。醫師指出,55歲以下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比例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白內障的初期症狀包括視力模糊、夜間視力下降、眩光,甚至顏色看起來變暗或發黃等,若不處理,嚴重恐導致失明。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白內障過去多好發於60歲以上民眾,現行健保給付規定55歲以下白內障手術必須事先申請,觀察健保資料庫可發現,55歲以下年輕人動白內障比例越來越高,每年約增加30%;一年的白內障手術人數約27萬人,已超過人口的1%。
呂大文提到,深度近視是白內障的高風險因素,臨床不乏年僅19、20歲的案例,這些患者多是近視高達3000度。此外,家族史、長期服用類固醇、糖尿病、眼部外傷或炎症等,也屬高風險族群。
深度近視是發病高風險因素
食藥署昨天舉辦人工水晶體衛教記者會,副署長王德原也分享,他自己就是眼睛霧霧看不清楚、怎麼揉都沒有用,原以為是老花眼,後來看東西色調變黃,檢查才發現是白內障導致水晶體混濁。
呂大文表示,目前並沒有藥物或藥水能夠治癒白內障,當影響到視力、妨礙到工作或日常生活時,就是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是最佳時機。白內障手術包括囊外摘除術、超音波乳化術和雷射乳化術,選擇的人工水晶體則會根據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生活需求及工作性質來決定,並由醫師評估患者的角膜、視網膜等情況,讓人工水晶體能發輝最佳功效。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妝品組科長葉旭輝補充,人工水晶體屬於植入式醫療器材,通常由玻璃或塑膠製成,屬於第3等級高風險器材,截至今年11月11日,共發放176張有效許可證。過去3年與人工水晶體相關的不良事件通報有92件,其中35件為術後不良反應,如視力模糊、眩光、頭痛等,或近視問題未能改善,其餘57件則涉及產品本身問題,相關單位已採取矯正措施,包括產品回收或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再次手術。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