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老是吃重鹹 腎臟病風險大增

2024/11/26 05:30

▲泡麵含大量鹽分,長期攝取過多的鹽,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的機會。(照片提供/王舒民)

▲泡麵含大量鹽分,長期攝取過多的鹽,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的機會。(照片提供/王舒民)

文/王舒民

64歲黃女士最近半年腎功能每況愈下,問診結果排除藥物的副作用,每日喝水量也足夠。後來家人才說她最近喜歡吃醃漬的酸梅,別人覺得很鹹,但是她卻覺得沒什麼味道,後來改掉這個習慣之後,腎功能指數才慢慢恢復,她也說,以後飲食會更加清淡一點!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需要節制,避免增加腎臟的負擔與傷害,除了低蛋白飲食之外,調味料也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不要吃太鹹,但卻不是很了解如何拿捏。根據最新KDIGO準則(急性腎損傷診斷準則)指出,慢性腎臟病患者每日限鹽要將氯化鈉控制在5公克以內,如果食用過多的鹽分會破壞腎絲球血管的內皮細胞,導致蛋白尿加劇,改變腎臟微血管的通透性及減少氧氣的濃度,引發更強的免疫發炎反應,並誘發腎臟纖維化及腎功能下降。

在觀察研究中也發現,低鹽飲食的族群引發腎臟病的事件確實減少很多;即便是腎絲球過濾率大於90ml/min/1.73㎡的正常人,總是服用重鹹者會增加14%腎臟病的風險,可見不當飲食確實會對腎臟產生很大的影響。只是,低鹽飲食對腎臟病患者真的容易做到嗎?

生活中吃的東西大都會用到調味料,舉凡沙茶醬或辣椒醬也都會加上鹽;醃製的泡菜或酸菜雖然很配飯卻也很鹹;平時吃的零嘴,包含洋芋片、泡麵或是鹹酥雞的胡椒鹽更是可觀,這些周遭日常的食物長期累積下來的鹽份確實驚人,而且一般人吃到太鹹的食物會本能的抗拒,但是腎臟病患者對「鹹味」的敏感度較低。

根據《國際腎臟雜誌》2024年的統計研究,腎臟病患者對鹹味的認知與嫌惡感比正常人遲鈍了5-10倍,因此即使患者知道要低鹽飲食,但是他們的「重鹹」標準遠比一般人高出許多,確實很難控制!

減少加工品或外食頻率

現在人強調養生,即便腎功能正常也建議低油、低糖及低鹽飲食,針對腎臟病患者更需要注重飲食的調配。不過由於對鹹味敏感度的差異導致低鹽飲食有其困難性,建議減少加工產品或外食的頻率,自己烹飪的食物可以掌握鹽份含量,真正做到低鹽飲食,讓腎功能更加穩定!

(作者為台中舒民診所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