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風後咀嚼困難 多攝取蛋白質防肌少症
文/張秀年
天氣漸漸轉涼,又將進入中風的高峰期。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台灣10大死因排行,腦血管疾病高居第4名,提醒民眾要多加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尤其曾經中風的病友更要預防二度中風的危險性。
肌力不足增加二度中風機率
急性腦中風後,通常會有咀嚼或吞嚥方面的困擾,對於不容易咀嚼的食物就會敬而遠之,有些人大塊肉咬不動就乾脆不吃,長期下來恐因蛋白質攝取不足而引發肌少症。國內外文獻指出,中風者肌少症發生率高達14-54%,肌少症帶來許多負面影響,除了肌力不足直接影響復健治療的成效,也可能增加二度中風的機率。
攝取充足蛋白質幫助肌肉合成,預防肌少症發生,但究竟每天該攝取多少蛋白質才足夠?歐盟老年醫學會的國際研究小組建議,每公斤體重至少1.5公克,且應多選用富含白胺酸(Leucine)的高生理價蛋白質食物,有助於提升蛋白質合成效率。如:牛肉、豬肉、鮭魚、牛奶等,每餐攝取3-4兩約可攝取到2.5-2.8公克白胺酸。此外,攝取蛋白質時最好平均分配在各餐,可讓蛋白質刺激肌肉合成達到較高效益。
因為咀嚼困難而排斥吃肉時,建議可先從挑選肉類部位或製備方式來改善,例如豬腰內肉和牛菲力都是肉質較軟嫩的部位,或將肉塊切成小丁、薄片或細絲較容易咀嚼。做絞肉丸子時加一些豆腐、芋頭丁或蔬菜碎末,可讓質地更鬆軟易咀嚼。
若覺得肉類太乾,不容易吞嚥,醃肉時拌入雞蛋、蓮藕粉或太白粉,可讓肉的質地更柔軟容易吞嚥;如果不喜歡吃豬肉或牛肉,也可選擇質地細緻的魚類、蛋類或黃豆製品(如豆腐、豆包、豆腐皮等)來取代,以確保每日蛋白質攝取量足夠。
(作者為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營養師)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