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女「子宮近10顆肌瘤」 機械手臂助攻好「孕」氣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32歲的林小姐婚後備孕1年苦無進展,檢查發現子宮內、外有9至10顆肌瘤,最大達9公分,然而傳統開腹手術可能影響生育能力,經與醫師討論後,她選擇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成功清除肌瘤且保護子宮內膜,術後半年更傳出懷孕喜訊。
傳統開腹手術可能影響生育能力
林口長庚醫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婦科腫瘤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威君指出,約1/3的育齡女性有子宮肌瘤困擾,雖為良性,但可能影響受孕及胚胎著床,患者也會擔心手術會損傷子宮、影響生育功能,甚至導致孕期子宮破裂。
陳威君表示,目前針對單顆較小肌瘤可使用腹腔鏡手術,但對於位置深、數量多的複雜性肌瘤,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效果更佳,透過靈活的多角度操作及清晰的視野,能更完整摘除肌瘤及進行更精細的傷口縫合。
台灣初婚年齡上升,首胎平均年齡達31.5歲,與子宮肌瘤好發的30至40歲重疊,今年9月起,健保將46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納入給付,首次涵蓋婦科7項手術,包括婦癌分期、子宮頸癌全子宮根除、全子宮切除、次全子宮切除、子宮肌瘤切除、輔助陰道懸吊、重度骨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7項婦科機械手臂治療納健保
陳威君表示,除了良性的子宮肌瘤,惡性腫瘤像「子宮內膜癌」在子宮體癌中約占9成,部分患者像是BMI值超過30的患者,更適合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可更仔細地剝離病灶,避免傷害周邊血管或輸尿管,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精確度。
陳威君說,健保開始擴大給付手術費用,可為患者省下2萬至7萬元不等費用,為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宮肌瘤患者,或需要精確手術的癌症患者再添利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