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泌」碼5招 改善更年期漏尿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女性先天尿道較短,漏尿問題比男性更常見,尤其在「更年期」階段,隨著尿道黏膜萎縮,更容易引發尿道炎及尿失禁。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劉蕙瑄指出,漏尿問題可透過訓練與治療改善,然而超過半數的女性在更年期會面臨尿失禁問題,僅有2成會主動尋求協助。
膀胱控制退化 僅2成尋求協助
劉蕙瑄說,不少民眾會有「尿失禁是正常老化不可避免」的迷思,或是選擇「忍耐一下就好」而不願意就醫,其實更年期賀爾蒙改變、老化膀胱控制退化、肥胖骨盆底肌衰弱等,都會造成尿失禁,臨床通常以棉墊來測驗嚴重程度,只要透過肌肉訓練、尿道手術、藥物控制等治療,都有助於擺脫漏尿困擾。
劉蕙瑄提到,臨床也不乏年輕個案,曾有國中女生患有漏尿問題卻被家人帶去收驚,也有電子廠員工因穿脫無塵衣太麻煩,常常不敢喝水、憋尿,造成膀胱過動症。建議女性朋友可觀察平常內褲狀況,若一週內發生1至2次內褲濕尿的狀況,就應該尋求泌尿科協助。
控制體重 訓練骨盆底肌肌力
國健署也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泌」碼,5招幫助女性改善漏尿情形:
1.控制體重、生活規律:體重過重會增加漏尿風險,建議在生活型態上調整,使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控制在18.5至24之間,BMI計算方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2.骨盆底肌 肌力訓練:勤做「5、5、10口訣操」,先找個舒服的坐姿或站姿,慢慢收縮骨盆底肌肉,感覺像把肌群向上提起,每次收縮「5」秒鐘、再來放鬆「5」秒鐘、「10」遍當作1回合、每日3回效果好、不分時刻勤勞做,不滴不漏好自在。
3.適當飲水、定期排尿:應避免膀胱過度擴張及小便太少,建議每天的喝水量最好達到1500毫升至2000毫升,並養成定期排尿的習慣。
4.避免刺激性的食物:減少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酒精的攝取,減少膀胱刺激。
5.保持清潔、避免感染:分泌物多時,請以溫水清洗,保持乾燥,若性行為前,將陰部清洗乾淨,避免細菌從肛門帶到陰道或尿道。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