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病人吃什麼 「補腦」不如顧腸胃
文/羅彥宇
陳小姐陪同母親回診追蹤阿茲海默症。雖然陳媽媽是輕度失智症,而且也開始用藥,但是陳小姐還是想要為母親多做些什麼,所以問:「究竟吃什麼才會幫助失智症病人的腦功能?地中海型飲食比較好嗎?可以吃胎盤素攝取幹細胞嗎?吃中藥還是深海魚油比較好嗎?」
陳小姐提的這些問題在記憶門診的面談中,常會問到。我也知道坊間有很多廣告,聲稱吃了某某營養品就能夠增強記憶力,甚至逆轉失智症,讓病患家屬信心大增。我既不想做錯誤的引導,也不想澆冷水,所以向陳小姐提供3個觀點,讓她參考。
地中海型飲食? 目前沒答案
●第1個觀點:大家常聽到的地中海型飲食,也就是富含堅果種子、未加工穀類、豆類、蔬果的植物類,加上魚類、海鮮,但減少紅肉及甜點,並使用橄欖油烹煮的一種飲食方式。
在長期的流行病學研究,確實發現有較低的機會發生冠狀動脈疾病,後來發現失智症的風險也偏低。因此推斷,地中海型的飲食能預防失智症。這樣的飲食習慣能預防血管型失智症倒是挺合理的。畢竟「對心血管有好處的,也會對大腦有好處」,但是對於「已經」得到失智症的病人來說,也會有效果嗎?目前沒有答案。
●第2個觀點:宣稱為神經保護因子或是幹細胞再生,也許在實驗室培養皿可以防止神經退化,但是當我們用「吃」的方式時,則要經過唾液的酶、胃的胃酸、一堆腸液和膽汁的攪和,分解成基礎的成分才會到小腸吸收、肝臟代謝,最後就算通過層層關卡到了大腦,還有一個所謂的腦血管屏障保護,只允許小分子通透進入腦細胞。因此腦細胞要能夠從「吃」的方式得到這樣特殊的營養,實在太困難了。
大腦與腸道 相互依存的系統
●第3個觀點:最新的一個觀點是「腦腸軸」,大腦與腸道是相互依存的系統。腸道被稱為「第2大腦」,腸道菌與腦健康的關係也越來越清楚。憂鬱、抽菸、喝酒、濫用胃藥、抗生素、久坐不運動、排便不正常,都會讓腸道菌相改變,導致慢性發炎,而發炎的因子會漫布全身並且穿透腦血管屏障,加速細胞死亡。在還沒有找到「補腦」的仙丹妙藥之前,不如先好好照顧自己的腸胃,有了健康的「第2大腦」,那麼距離健康的第1大腦亦不遠矣。
(作者為台東聖母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