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黃疸不退、便便泛白 兩週大女嬰膽道閉鎖

2024/09/12 05:30

▲廖舫敏醫師表示,女童罹患「膽道閉鎖症,膽囊細小。(記者蔡淑媛翻攝)

▲廖舫敏醫師表示,女童罹患「膽道閉鎖症,膽囊細小。(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台中1名出生僅2週的女嬰出現異常黃疸,皮膚偏黃、大便顏色泛白,送醫檢查顯示,「直接膽紅素」超標,罹患膽汁鬱積症,膽汁幾乎淤積在肝臟內,診斷是膽道閉鎖症,嚴重可能會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要換肝,經接受肝門空腸吻合術(葛西手術),打通膽道,術後大便逐漸恢復正常黃色,食慾和活力明顯改善,現在3個月大,恢復情形良好。

葛西手術打通膽道 大便漸恢復正常

中醫大附設兒童醫院外科主任曾采藝指出,膽道閉鎖是先天發育異常的疾病,目前確切病因未明。膽道是連接肝臟與十二指腸之間的通道,主要功能為運送膽汁,若膽道發生阻塞,膽汁無法送至腸道,可能導致肝臟發炎及功能受損,西方人發生率約萬分之0.8,台灣嬰兒約為萬分之2至3。

膽道閉鎖症狀包括:持續性黃疸、排便顏色變淺或灰白,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式。葛西手術是將小腸與肝門脈區殘餘的膽管組織連接,讓膽汁確實流向腸道,但即使術後打通膽道,仍有1/3會持續肝纖維化,要換肝,因此必須持續追蹤。

兒童肝膽腸胃科醫師廖舫敏表示,這名女嬰送醫抽血檢查發現,直接膽紅素數值為3.55mg/dl(新生兒正常值應小於1.0mg/dl),膽汁幾乎淤積在肝臟內,經禁食6小時後,膽囊仍呈現細小狀態(正常禁食後膽囊會脹大),膽汁無法正常流通,確診膽道閉鎖,在2個月大時,由曾采藝進行葛西手術,打通膽道。

廖舫敏提醒,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常見的,通常過1-2週會自行痊癒,如果黃疸超過2週,稱為「延長性黃疸」,則需特別注意,父母若發現新生兒大便顏色異常,可以使用兒童健康手冊上的嬰兒大便卡進行比對,並進一步檢查是否有肝膽相關的疾病,應在約1個月大時抽血檢驗。

▲廖舫敏醫師提醒父母若發現新生兒大便顏色異常,可以比對兒童健康手冊上的嬰兒大便卡。(記者蔡淑媛翻攝)

▲廖舫敏醫師提醒父母若發現新生兒大便顏色異常,可以比對兒童健康手冊上的嬰兒大便卡。(記者蔡淑媛翻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