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後看到車就怕 「認知行為治療」助走出陰霾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
1名女騎士在半年前與1部百萬進口名車相撞,對方須賠2萬元給她,但她的醫療費增加,致對方避不見面,為此心力交瘁,情緒長期低落,還經常失眠,出門看到車會害怕,甚至有輕生的念頭,後來到員榮醫院身心科就醫,醫師給予認知行為治療與藥物後,患者情況明顯改善。
50多歲的李姓女子在半年多前將機車停放在路邊機車格時,與1部百萬名車相撞,造成其足踝肌腱有撕裂傷,需要復健。原本約定的賠償金額僅2萬元,但她後續接受復健治療,必須增加額外的賠償,對方開始避不見面,致使李女感到情緒低落、食慾變差,甚至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況,有時浮現「不如歸去」的想法。
員榮醫院身心科醫師洪瑄隄說,李女車禍發生後,腦中不斷重複車禍當下的畫面,騎車出去,看到車會很害怕,心中都會有想閃躲的情況,甚至一旁有車出現,這是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有重度憂鬱症。
洪瑄隄先給予藥物協助改善情緒及睡眠外,也給予「認知行為治療」。經過數月努力,患者心情逐漸改善,不再有想不開的念頭,再加上調解過程之後順利,患者慢慢走出陰霾。
改變負面思維 面對恐懼和挑戰
洪瑄隄解釋,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是幫助患者識別和改變負面思考模式,通過實際行動體驗改變負面思維,使患者能夠逐漸面對恐懼和挑戰。
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人在面臨創傷事件、重大災難等重大事件後,導致身體及心理上的巨大恐懼,引發心理狀態失調的後遺症,患者主要症狀有過度警覺、易怒、失憶、易受驚嚇、常做惡夢、失眠、性格大變等,如有這些情況都可向身心科求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